尿路感染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药理学小结 [复制链接]

1#
北京痤疮医院地图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10111/8578725.html

药理重点在于每种药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一、胆碱受体激动药及作用于胆碱脂酶的药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1)直接兴奋M受体,尤其对眼和腺体的作用较明显。

(2)汗腺、唾液腺分泌↑。

(3)对眼的作用:缩瞳(兴奋瞳孔括约肌)、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使近物清晰)。

临床应用:(1)青光眼(降低眼内压)

(2)虹膜炎(与扩瞳药合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不良反应:(1)消化道反应

(2)汗腺分泌、流涎、哮喘

(3)视力模糊、眼痛、头痛

注意事项:(1)滴眼注意防止药物的全身吸收

(2)中*时用可用阿托品对抗

2、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1)兴奋骨骼肌

(2)兴奋平滑肌(胃肠,膀胱)

(3)心脏抑制

临床用途:(1)重症肌无力症

(2)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过量可引起“胆碱能危象”

(2)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心绞痛、尿路梗阻等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

1、阿托品药理作用、临床用途、禁忌证

药理作用:阿托品的作用随剂量的增加依次是:抑制腺体分泌、对眼的作用、松弛内脏平滑肌、心脏的作用、扩张血管、兴奋中枢神经

(1)腺体-随剂量增加依次抑制唾液腺、汗腺、支气管腺体、胃腺的分泌

(2)眼-扩瞳(阻断瞳孔括约肌M受体)、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近物模糊)

(3)内脏平滑肌-解痉作用:对痉挛及过度活动的平滑肌作用明显

(4)心血管系统-心率(少量-少数人减慢、大量-加快)、房室传导加快、大剂量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对皮肤血管扩张作用明显

(5)中枢神经系统

1~2mg:兴奋延脑、大脑

2~5mg:烦躁不安、多语、谵妄10mg:幻觉、定向障碍、共济失调、惊厥、呼吸麻痹

持续大剂量:兴奋转为抑制,最终可致循环和呼吸衰竭

临床应用:(1)抑制腺体分泌:麻醉前用药、内镜检查前用药、严重盗汗、流涎

(2)眼科应用: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松弛虹膜扩约肌及睫状肌)、眼底检查、验光配镜

(3)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膀胱刺激症状;与度冷丁合用治疗胆绞痛、肾绞痛

(4)抗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

(5)抗休克:感染性休克(解除血管痉挛,舒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急性有机磷类中*的特异高效解*药物

禁忌症:(1)青光眼患者:增加眼内压

(2)前列腺肥大患者:降低尿道和膀胱逼尿肌的张力和收缩强度,加重排尿困难。

(3)休克伴有体温升高和心率快者。

(4)儿童更为敏感。

2、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特点

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药理作用:(1)收缩血管:对小动脉、小静脉收缩明显;皮肤粘膜肾血管脑、肝、肠系膜血管骨骼肌血管;冠状动脉舒张;血压增加

(2)兴奋心脏:微弱激动β1受体,正性心力作用

临床应用:(1)神经性休克早期:增加血压,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

(2)急性低血压症状:药物引起的低血压,例如氯丙嗪中*时。

(3)上消化道出血:1-3mg稀释后口服(局部缩血管作用)。

2、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药理作用:(1)兴奋心脏:心肌收缩性↑,心率↑,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

(2)血管:皮肤、粘膜、内脏(肾)血管、毛细血管前扩约肌等,以收缩为主;骨骼肌和肝脏以β2为主,血管扩张;冠状动脉β2激活,同时心脏兴奋,腺苷增加,引起冠脉扩张。

(3)血压:(双重作用)低剂量-脉压差↑;高剂量-脉压差↓

(4)平滑肌:激动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解痉作用;同时激动支气管粘膜血管α受体,收缩血管,减轻水肿。

(5)提高机体代谢。

临床应用:(1)心脏骤停

(2)过敏性休克

(3)支气管哮喘: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禁用于心源性哮喘;对“阿司匹林哮喘”无效。

(4)局部应用:加入普鲁卡因等局麻药中,使注射部位血管收缩,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时间;浸过肾上腺素的纱布用于出血的外伤表面如鼻粘膜和齿龈,收缩血管而止血。

3、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药理作用:(1)兴奋心脏:对心脏β1受体具有强大的激动作用,正性肌力、正性速率、正性传导→收缩压↑;兴奋窦房结→心律失常。

(2)扩张血管:激动骨骼肌血管β2受体,血管舒张。

(3)影响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

(4)支气管平滑肌:激动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无血管收缩作用,不能消除粘膜水肿。

(5)促进代谢:增加组织耗氧量;促进脂肪和糖元分解。

临床应用:(1)支气管哮喘: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2)房室传导阻滞: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3)心脏骤停:室性心动过缓、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低下。

4、掌握多巴胺、麻*素的特点。

多巴胺:主要激动α、β受体及外周多巴胺受体。

药理作用:(1)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并发心律失常者少。

(2)影响血压:小剂量时,收缩压升高,扩张内脏(肾脏、肠系膜)血管,脉压升高;大剂量时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舒张压升高。

(3)增加尿量:肾血管扩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排钠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1)抗休克:加强心肌收缩力;升高血压;改善内脏血供;增加尿量;主要用于感染性、出血型、心源性休克,尤其适用于心肌收缩力降低,尿量减少的患者。

(2)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麻*碱:

药理作用:(1)直接作用:α1、α2、β1、β2;

(2)间接作用;促进NA的释放;

(3)性质稳定,口服有效,作用弱而持久。

临床应用:防治支气管哮喘;缓解鼻塞;防治麻醉引起的低血压;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药理作用:竞争性阻断α受体,对α1、α2受体有相似的亲和力;拮抗去甲肾上腺素的α型作用,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1)舒张血管:小动脉、小静脉扩张→外周阻力↓;静脉动脉(引起直立性低血压);机制:阻断血管平滑肌α1受体

(2)兴奋心脏: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心率↑,心输出量↑。

a、血管舒张→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心率↑;

b、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促进NA释放,激动心脏β1受体;

c、阻断K+通道,Ca2+内流增加。

(3)拟胆碱作用,兴奋胃肠平滑肌;组胺样作用,促进胃酸分泌;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增加。

临床应用:(1)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2)去甲肾上腺外漏:普鲁卡因+酚妥拉明;

(3)嗜铬细胞瘤:诊断、高血压危象、术前准备;

(4)休克:扩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

(5)心肌梗塞和充血性心衰:

不良反应:(1)拟胆碱作用:腹痛,腹泻,呕吐,诱发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用。

(2)扩血管作用:低血压;并可反射性兴奋心脏,心率加快,诱发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冠心病患者慎用。

2、酚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药理作用:与α受体形成牢固的共价键,非竞争性阻断;拮抗NA的α型作用,使其效能下降。

(1)作用强大,缓慢,持久(3-4天);(2)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血压下降,心率增加。

临床应用: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休克、嗜铬细胞瘤。

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胃肠刺激症状。

3、β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药理作用:(1)心脏:a、以β1受体为主,与β2受体和α受体共存;b、心脏功能抑制:心肌收缩↓、心率↓、输出量↓

(2)平滑肌:收缩支气管,增加气道阻力。

临床应用:(1)高血压:抗高血压药4个一线用药之一

(2)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

(3)心绞痛、心梗:降低心肌耗氧量

(4)其他:治疗甲亢辅助用药,控制心悸、心律失常、激动不安等现象

不良反应:(1)心血管反应:加重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心动过缓;雷诺氏现象

(2)诱发或加剧支气管哮喘

(3)反跳现象:长期应用,β受体上调,突然停药,使原病情加重。

(4)低血糖反应:加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五、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选择应用。

药理作用与选择应用:

1、抗焦虑:(1)小于镇静剂量,即呈良好抗焦虑作用——显著改善紧张、忧虑、恐惧和失眠等症状;

(2)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具有选择性高、安全范围大,作用持久、依赖性较小等优点)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症。

(1)持续性焦虑——地西泮(长效)

(2)间断性焦虑——氯氮卓、劳拉西泮

奥沙西泮

三唑仑等(短效)

2.镇静催眠:(1)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大→镇静→催眠;

(2)明显缩短入睡时间,显著延长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特点:

◇治疗指数高,对呼吸影响小,安全范围大;

◇对REMS影响(缩短)小,停药引起REMS延长较轻;

◇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不影响他药代谢;

◇耐受性发生迟,依赖性、戒断症状较轻;

◇思睡、运动失调等副作用轻。

用于:失眠:暂时性失眠、间断性失眠,焦虑性失眠尤佳

(1)入睡困难:短效类(三唑仑);

(2)早醒:长效类(地西泮)

中效类(硝西泮、氟西泮、氯氮卓)

3.抗惊厥、抗癫痫:抑制惊厥、癫痫病灶的放电向周围皮层及皮层下扩散→终止或减轻惊厥、癫痫发作。

(1)小剂量:对抗戊四唑、印防己*素引起的阵挛性惊厥;

(2)大剂量:对抗士的宁及电刺激引起的强直性惊厥;

用于:惊厥:地西泮(首选)硝西泮、氯氮卓、奥沙西泮

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地西泮iv(首选);


  
  
  氯硝西泮,劳拉西泮;

小发作-硝西泮、氯硝西泮;

肌阵挛性发作、婴儿痉挛-氯硝西泮

4、中枢性肌肉松驰:减轻大脑损伤后的肌肉僵直

用于:(1)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引起的中枢性肌强直;

(2)关节病变、腰肌劳损及内窥镜检查致肌肉痉挛

5.其它:(1)短暂性记忆缺失

(2)抑制心血管: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较大剂量)

作用机制:激动脑内不同部位的苯二氮卓受体产生作用,且与GABAA受体密切相关。

依据:△放射自显影实验证明,脑内存在苯二氮卓结合位点,其分布为皮层(最密集)边缘系统中脑脑干、脊髓。分布状况与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的GABAA受体基本一致;

△放射配体实验证明,苯二氮卓类能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的亲和力;

△电生理学实验证明,苯二氮卓类能增强GABA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

六、抗精神失常药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称为神经安定作用(机制:阻断D2受体,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关)

(2)抗精神病作用(机制:主要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D2样受体)

(3)镇吐作用(小剂量: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大剂量:则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4)对体温调节的作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机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5)增强抑制药物的作用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1)阻断a-肾上腺素受体

(2)阻断M-胆碱受体:作用较弱

3、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

机制:阻断结节-漏斗系统通路D2受体

临床应用:1、治疗精神病:对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型,对Ⅱ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

2、治疗神经官能症:对焦虑、紧张、不安、失眠有效(小剂量)

3、呕吐和顽固性呃逆:多种药物(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及各种疾病(尿*症、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对晕动症(晕车、船)所致的呕吐无效)

4、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不良反应:1、一般不良反应

(1)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

(2)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与年老伴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

(3)植物神经系统: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眼压升高;α受体阻断

(4)内分泌系统:乳房肿大、闭经、生长减慢

(5)局部刺激性强:宜深部肌注;静注,静脉炎

2、锥体外系反应: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A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3、药源性精神失常

4、惊厥与癫痫

5、神经阻滞药恶性综合症:高烧、高血压、肌强直、意识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甚至死亡

6、过敏反应

7、中*反应: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迷至死

禁忌症:严重肝功能减退、昏迷、癫痫和青光眼患者禁用;老年伴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慎用。

七、镇痛药

1、吗啡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强而持久,各种疼痛,尤对持续性、慢性钝痛优于急性间断性锐痛,且不影响意识及其它感觉。

(2)镇静、致欣快。成瘾的原因之一。

(3)抑制呼吸:抑制呼吸中枢→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感性;抑制桥脑呼吸调整中枢。

(4)镇咳:抑制延脑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消失。

(5)其他中枢作用:缩瞳、催吐、干扰体温调节中枢、抑制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降低血浆LH、FSH、ACTH

2、对平滑肌的影响

(1)消化道平滑肌:止泻,致便秘(不想吃,不想拉)

(2)胆道平滑肌:提高胆囊压

(3)其他平滑肌:提高输尿管、膀胱括约肌张力,引起尿潴留及排尿困难;对抗催产素兴奋子宫,降低张力而延长产程;大剂量时促组胺释放,收缩支气管,诱发哮喘。

3、心血管系统

(1)扩张动、静脉血管:血压↓,体位性低血压

(2)扩张脑血管:呼吸↓→体内CO2分压↑→CO2蓄积→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和颅内压↑

(3)扩张皮肤血管:脸颊、颈项、胸前皮肤发红,与促使组胺释放有关。

4、免疫系统: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因子分泌;抑制NK细胞活性、抑制刀豆素A刺激T细胞增殖、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O释放;抑制人免疫缺陷病*(HIV)蛋白诱导的免疫反应。

临床应用:1、镇痛

(1)短期应用:其他镇痛药无效时的各种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烧伤、手术等);内脏平滑肌(胆、肾)痉挛性绞痛宜合用解痉药,增效;心肌梗塞剧痛(镇痛、镇静、扩张血管—既减轻病人焦虑情绪又缓解心脏负担),若血压下降忌用。

(2)长期应用:晚期癌肿疼痛。

2、心源性哮喘:配以吗啡辅助治疗可获良效,伴休克、昏迷或严重肺功能不全时忌用。禁用于支气管哮喘

3、止咳(无痰性干咳):成瘾性强,一般不用

4、止泻:急慢性消耗性腹泻(单纯性);

若伴细菌性感染,应加用抗菌药。

不良反应:1、一般不良反应

(1)恶心、呕吐——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器

(2)眩晕——扩张脑血管、颅内压增高

(3)排尿困难——兴奋平滑肌(提高膀胱扩约肌张力)

(4)便秘——回盲瓣和肛门阔约肌张力提高,消化液分泌减少

(5)胆绞痛——oddi扩约肌痉挛

(6)呼吸抑制;体位性低血压

2、严重不良反应:耐受性及依赖性

3、急性中*: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血压降低、缺氧、尿潴留;呼吸麻痹是主要致死原因

禁忌症:(1)分娩止痛、哺乳妇女止痛;

(2)支气管哮喘、肺心病

(3)颅脑损伤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

(4)肝功能减退患者和婴幼儿

2、哌替啶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1、对中枢系统作用:镇痛:持续时间短(2-4小时),镇痛效力弱(吗啡的1/7—1/10),镇静、致欣快、抑制呼吸、扩张血管与吗啡相等(等效剂量下)。另:对延脑CTZ有兴奋作用,并能增加前庭器官的敏感性,易致眩晕、恶心、呕吐。

2、平滑肌:

(1)能中度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括约肌张力,减少推进性蠕动,但因作用时间短,故不引起便秘,也无止泻作用。

(2)轻度兴奋子宫,不对抗催产素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对产程无影响

(3)治疗量对支气管平滑肌无影响,几无镇咳作用

3、心血管系统:作用与吗啡相同

临床应用:1、镇痛:吗啡代用品,用于外伤、癌症晚期和手术后疼痛,另可用于分娩止痛(临产前2-4h内不宜应用)。

2、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冬眠合剂

3、心源性哮喘的辅助治疗:作用和机制同吗啡

不良反应:1、与吗啡相似

2、急性中*时偶有震颤、肌痉挛反射性亢进甚至惊厥等,解救时可配以抗惊厥药。

3、禁忌症同吗啡

3、掌握喷他佐辛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

作用特点:1、激动κ、δ受体,阻断μ受体;成瘾性很小,已列入非麻醉药物。

2、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3

3、30mg下,呼吸抑制为吗啡的1/2;(增大量,不加深)

4、镇静作用弱,且大于60mg时烦躁不安(κ)

5、胃肠道平滑肌、胆道扩约肌作用弱

6、大剂量提高血浆NE水平,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临床用途:各种慢性剧痛和手术后疼痛。

八、解热镇痛抗炎药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而对正常体温几无影响。

2、镇痛作用/p>

(1)中等程度的慢性钝痛: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月经痛等

(2)对创伤引起的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3)对疼痛的情绪反应很小,没有欣快现象,对呼吸亦无抑制作用

(4)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3、抗炎和抗风湿作用(苯胺类几无此作用)

(1)有效减轻炎症的红、肿、热、痛等反应,故能明显的缓解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2)不能根除病因

(3)不阻止病情进展或合并症发生

作用机制:1、解热作用:解热镇痛药抑制内热原促进PG合成,使PG合成↓,体温调定点恢复至正常水平:PG释放↓,体温↓;不能对抗PG直接引起的发热,能对抗内热原引起的发热。

2、镇痛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抑制炎症局部PG合成,因而对此类由致痛化学物质导致的慢性钝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而对创伤引起及内脏平滑肌痉挛等直接刺激痛觉末梢引起的锐痛多无效。

3、抗炎和抗风湿作用:

(1)通过抑制COX,抑制炎症反应时PG的合成,消除其致炎和降低血管对其他致炎物质敏感性,而缓解炎症反应;

(2)抑制其他致炎介质(白细胞整合素)、细胞粘附分子(血管内皮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等)活性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2、阿司匹林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

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作用(较强):降低发热体温至正常,对正常体温一般无明显影响;对中、轻度体表疼痛尤其是炎性疼痛有明显镇痛效果。

2、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强):对急性风湿热病疗效迅速、确切,1-2天明显好转。

3、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TXA2是血小板释放ADP和血小板聚集的诱导剂,它可以直接诱发血小板释放ADP,进一步加速血小板聚集的过程。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聚集有关。阿司匹林可以抑制TXA2合成。每天给于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防治血栓性疾病。用于:

(1)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进展性心肌梗塞(能降低病死率及再梗塞率)

(2)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预防脑血栓形成)

(3)手术后有静脉血栓形成倾向者

4、其他:老年性痴呆(COX-2过度表达与老年性痴呆有关);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及先兆子痫(TXA2/PGI2比值增高有关)。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胃肠反应:最常见,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溃疡及无痛性胃出血。胃溃疡者禁用

2、凝血障碍:出血倾向多见。(预防:维生素K)

3、水杨酸反应:(剂量过大)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听力减退等,严重时出现酸碱平衡失调,精神失常,总称为水杨酸反应。处理:停药,静滴碳酸氢钠注射液,碱化尿液,加速从尿中排泄。

4、过敏反应:

(1)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2)阿司匹林哮喘

禁用:哮喘、鼻息肉、慢性荨麻疹患者。

5、瑞夷综合征(Reye’ssyndrome):可能与抑制体内干扰素形成,机体抗病*能力下降,造成一系列代谢紊乱有关。虽少见,但可致死。

药物相互作用:

1、与香豆素类抗凝药、磺酰脲类降糖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及糖皮质激素等合用——增强上述药物作用。

2、增强甲氨蝶呤、呋塞米的*性。

3、碱性药物可降低阿司匹林疗效;酸性药物可使其血药浓度增加。

4、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后者血药水平降低,胃肠不良反应增加。

九、利尿和脱水药

1、常用利尿药呋塞米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重要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机制及特点:

1、利尿作用,特点:迅速、强大、短暂。

机制:(1)作用于髓袢升枝粗段;(2)特异性地竞争Na+-K+-2Cl-同向转运系统的Cl-结合部位,抑制NaCl重吸收;(3)降低肾的稀释与浓缩功能。

2、扩张血管,增加肾脏血流量

(1)增加髓质的血流量,对急性肾衰有利。

(2)扩张小静脉,减轻心脏后负荷,减轻肺水肿。

临床应用:1、严重水肿:心、肝、肾

2、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3、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禁用于无尿肾衰)

4、高钙血症:抑制钙再吸收

5、加速*物排泄

不良反应:1、水和电解质紊乱:过度利尿(主要表现: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血症)

2、耳*性:听力减退或暂时耳聋;避免与氨基甙类的药物合用。

3、高尿酸血症

4、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大剂量时尚可出现胃肠出血。

5、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炎、间质性肾炎等。少数病人可发生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细胞增多等。

2、常用利尿药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重要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机制及特点:

1、利尿作用,特点:中效

机制: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抑制Na+-Cl-同向转运系统,减少NaCl的再吸收,降低尿的稀释;轻度抑制碳酸酐酶,抑制H+-Na+交换。

2、抗利尿作用(抗尿崩症作用):机制未完全阐明,可能(1)抑制磷酸二酯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该段对水的通透性提高→尿量减少。(2)排Na+,血浆渗透压降低→口渴感减轻→饮水减少。

3、降压作用:为基础降压药。

临床应用:1、水肿: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同时注意补钾。2、高血压:为其治疗的基础用药。3、尿崩症:用于轻度尿崩症。

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常见低血钾,合用留钾利尿药可防治。2、高糖血症:抑制胰岛素分泌,糖尿病患者慎用。3、高尿酸血症: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痛风患者慎用。4、其他:过敏等

3、常用利尿药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重要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机制及特点:

利尿作用,特点:慢、弱、久。

机制: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靶细胞的醛固酮受体结合,对抗醛固酮的保钠排钾作用,呈现排钠留钾作用,产生利尿。

(1)只对醛固酮增多有用;

(2)抑制Na+-K+交换,减少Na+的再吸收和钾的分泌,表现出排Na+留K+作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与醛固酮增多有关的顽固性水肿或腹水。如慢性充血性心衰、肾病综合症、肝硬化等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临床应用疗效差,常与噻嗪类合用。

不良反应:长期单独应用,可引起高血钾症。肾功能不全时尤应慎用;性激素样副作用,停药后可恢复。

十、抗心律失常药

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和基本作用。

基本作用:1、降低自律性: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度、上移阈电位、增加最大舒张电位、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2、减少后除极和自发活动

(1)早后除极:Ca2+内流↑所致—钙拮抗药

(2)迟后除极:细胞内Ca2+过多和短暂Na+内流——钙拮抗药+Na+通道阻滞药。

3、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

(1)增强膜反应性?改善传导?取消单向阻滞?折返激动ˉ

(2)减弱膜反应性?减慢传导?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折返ˉ

4、改变ERP及APD而减少折返:

(1)延长APD、ERP,而以延长ERP更为显著,为绝对延长ERP;

(2)缩短APD、ERP,而以缩短APD更为显著,为相对延长ERP;

(3)使相临细胞不均一的ERP趋向均一化。

分类: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ⅠA类 适度阻钠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ⅠB类 轻度阻钠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

ⅠC类 重度阻钠 氟卡尼、普罗帕酮等

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Ⅲ类药——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

胺碘酮

Ⅳ类药——钙拮抗药

维拉帕米

其他类药:腺苷

2、奎尼丁药理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1、降低自律性:抑制Na+内流→4相除极速率自律性↓→抑制异位起搏点

2、减慢传导:抑制0相Na+内流→传导↓→单向变双向传导阻滞→消除折返激动

3、延长有效不应期:抑制3相K+外流→ERP和ADP均延长(ERP更明显)→中断/预防折返

4、抑制心肌收缩力(弱)

5、其他:抗M胆碱;α受体阻断作用

临床应用: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治疗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

1、辅助房颤、房扑的电复律治疗;

2、转复和预防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3、频发性室上性和室性早搏。

3、利多卡因药理作用机制。

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于心室肌、蒲氏纤维(主用于室性过速型心律失常)

1、降低自律性:

(1)促进K+外流—使最大舒张电位↑—远离阈电位—自律性↓

(2)抑制4相Na+内流—降低4相去极斜率--自律性↓

2、相对延长不应期:

(1)促进K+外流—复极过程加快--APD↓;

(2)抑制2相少量Na+内流—2相平台期缩短--ERP↓

(3)促进K+外流>轻度抑制2相Na+内流--APD↓>ERP↓

(4)ERP/APD比值↑(相对延长)?(折返↓)

3、对传导的影响:

(1)治疗量对传导不影响,高浓度抑制传导;

(2)对心肌缺血或室内传导有阻滞者→传导↓→单向变双向传导阻滞→折返↓;

(3)对血钾降低或部分牵张除极者→传导↑→消除单向阻滞→终止折返。

临床应用:1、只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好,常为首选药。

2、预防室性颤动(心梗后立即使用可预防室颤的发生)

不良反应:负性肌力作用弱,安全范围较大,不良反应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心室停搏等。禁用于严重的室内及房室传导阻滞。

4、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首选药。

首选药:1、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ⅠB类——轻度阻钠)

2、强心苷中*所致的心律失常——苯妥英(钠)(ⅠB类——轻度阻钠)

3、窦性心动过速——普萘洛尔(II类b-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4、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Ⅳ类药——钙拮抗药)

5、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腺苷

十一、抗高血压药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分类:1、利尿药——氢氯噻嗪

2、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药

(1)中枢降压药

(2)神经节阻断药

(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未稍药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ACEI)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阻断药

(3)肾素抑制药

4、钙拮抗药

5、扩血管药

(1)直接扩血管药

(2)钾通道开放药

(3)其它扩血管药

2、常用抗高血压药代表药(一线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适应症及主要不良反应。

(一)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药理作用:抑制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

自由基清除作用

1、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2、逆转心肌肥厚

特点:1、降压时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

2、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

3、阻断醛固酮,可增强利尿药的作用

4、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和心肌肥大

5、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临床应用:1、各型高血压

(1)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线药物;

(2)中、重度高血压合用利尿药,可

加强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3)是伴有糖尿病、左心室肥厚,左心功能障碍及急性心肌梗死的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

2、充血性心力衰竭

3、心肌梗死

不良反应:1、低血压:见于RAS高度激活的病人,因开始用药剂量过大,血压较快的下降至正常以下-“首剂现象”。

2、咳嗽(刺激性干咳):与抑制激肽水解,致肺内缓激肽及PGs积聚有关,一般停药后可消退。

(二)AT1阻断药——氯沙坦

药理作用: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经典作用。

1、与ACEI比较,它更充分、更具选择性地阻断RAS

2、可促进血尿酸排出

特点:1、对高血压靶器官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可降低心脑突发事件的发生,减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等;

2、不具有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副作用

临床应用:是继ACEI之后的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具有良好作用的新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抗高血压药物。

1、适用于ACEI不能耐受的患者

2、适用于高血压伴痛风者

禁用症:妊娠妇女和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三)利尿药:具体参考前面总结的利尿药。

降压作用机理:排钠利尿——血容量ˉ——血压ˉ——Na+-Ca2+交换ˉ——血管扩张

临床应用:各种高血压,一线药。

(四)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nifedipine)又名心痛定(短效,不安全!)

作用机制:选择性的阻断电压门控性Ca2+通道→细胞外Ca2+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血管阻力↓→血压↓

作用特点:1、小动脉敏感性>小静脉

2、降压时伴反射性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增高

3、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4、降压作用迅速、强。

临床应用:轻、中、重度高血压均有降压效应;适用于合并心绞痛、肾脏疾病、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及恶性高血压患者。

注意事项:1、不宜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高血压患者

2、硝苯地平缓释片:长效

(五)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药理作用:1、阻断心脏β1受体:心缩力↓、心率↓、心排出量↓→血压↓

2、阻断中枢(脑)β-受体抑制兴奋性神经元→外周交感神经活性↓→血压↓

3、阻断肾小球旁器的β1-受体:肾素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血压↓

4、阻断外周NE能神经末梢突轴前膜β2-受体抑制正反馈调节作用→NE释放↓→外周交感神经活性↓—血压↓

临床应用:1、一线药物:各型高血压,尤对轻、中度高血压好。

2、与利尿药、扩血管药合用于重度或顽固性高血压

3、伴有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增高者,伴有脑血管病变、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较好。

不良反应:1、心动↓;心缩力↓;(房室传导阻滞禁用)

2、诱发或加剧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3、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1)长期(终生)用药

(2)小剂量用药

(3)联合用药:除轻度高血压可单药治疗外,多数病人需2-3药联合使用。目的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4)选用长效药:降压作用缓慢平稳,以免造成重要器官血量灌注不足。

(5)注意辅助治疗:适当运动,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戒烟、酒等。

(6)个体化治疗

十二、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1、强心苷类——地高辛药理作用机制和应用。

药理作用:1、对心脏的作用

(1)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供血和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兴奋时细胞内的Ca2+量,适度抑制Na+—K+ATP酶。

(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

(3)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心肌电生理特性及ECG的影响

2、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直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减慢心率

3、对血管的作用

4、对肾脏的作用:利尿(增加肾血流量,减少钠离子再吸收)

临床应用:1、治疗CHF:伴有房颤和心室率较快的CHF疗效最好。

2、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房颤、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3、心脏反应:快速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

禁忌症:1、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2、室性心动过速;

3、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4、房室传导阻滞;

5、单纯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时发生的肺淤血症状;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7、主动脉瘤;

8、严重的心肌衰竭性CHF

2、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几类、主要代表药及治疗CHF的机理?

(1)正性肌力药(强心苷类如洋地*、地高辛)

(2)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促进钠、水排出,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肌功能;促进Na+排出,减少血管壁内Na+-Ca2+交换,使血管壁张力下降,外周阻力下降,降低心脏的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减轻CHF的症状。

(3)血管扩张剂(肼屈嗪和钙通道阻滞药;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小动脉(肼屈嗪和钙通道阻滞药),适用于心输出量明显减少而外周阻力升高的患者;扩张小静脉(硝酸酯类药物),适用于肺静脉压明显升高,肺部淤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均衡性扩张血管(哌唑嗪和硝普钠),适用于心输出量低而肺静脉压高,有肺部淤的患者;改善左室舒张期顺应性。

(4)RAS抑制药(ACEI:AT1受体阻断剂):拮抗AngⅡ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作用,逆转心肌肥厚、左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肾血液动力学。

(5)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

药理作用与机制:抗交感神经作用;上调β1受体;阻断突触前膜β2受体,抑制NA释放;阻断α1受体,扩张血管,抑制心肌重构;抗氧化、抗炎作用。

一、抗生素

1、抗菌药的基本概念(双语)

抗菌药(antimicrobialagents):对细菌或其它病原体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合物;分为天然(抗生素)、合成。

抗菌谱:(1)窄谱抗菌药(Narrowspectrum):抗菌谱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某一属细菌。如:异烟肼仅对抗酸分支杆菌有效。

(2)广谱抗菌药(Extendedspectrum,Broadspectrum):对多属细菌甚至其它病原体也有作用,如四环素、氯霉素,不仅对G+、G-细菌有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及某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

抗生素/抗菌药物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将细菌暴露于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物后,再去除抗菌药物后的一定时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的现象。

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双语)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InhibitionofCellWallSynthesis(青霉素)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Increasepermeabilityofplasmamembrane(多烯类):

①氨基糖苷类通过离子吸附作用;

②多烯类抗真菌药(二性霉素B、制菌霉素)能选择性地与真菌胞浆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形成孔道

③咪唑类抗真菌(咪康唑,酮康唑等)抑制真菌的细胞色素P依赖性的14-α去甲酶,使14-α-甲基固醇堆积,细胞膜麦角固醇不能合成;

④多粘菌素类能选择性地与细菌胞浆膜中的磷脂结合。胞浆膜受损后通透性增加,菌体内的物质外漏,导致细菌死亡。

(3)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Influencesynthesisofintracytoplasmprotoplasm:

①抗叶酸代谢(磺胺):磺胺类药物和甲氨苄啶分别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导致四氢叶酸缺乏。

②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利福平特异性地抑制细菌DNA-依赖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的合成。喹诺酮类抑制回旋酶,抑制敏感菌的DNA复制和mRNA的转录。

③影响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氯霉素)

3、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双语)

耐药性(drug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

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

(1)b内酰胺酶:根据氨基酸和核酸组成分4组;胞外酶,多数可诱导,基因常位于质粒或转座子上。

(2)氨基糖苷类钝化酶:一种氨基糖苷类可被多种钝化酶所作用,同一种酶又可作用于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糖苷。

(3)氯霉素乙酰转移酶:胞内酶,由质粒或染色体基因编码。

(4)红霉素酯化酶:组成酶,由质粒介导。

2.改变药物作用靶位。

(1)青霉素结合蛋白(PBP):PBP数量改变或缺失、药物与PBP亲和力降低、诱导性PBP的出现。

(2)万古霉素耐药表型:VanA,VanB

(3)喹诺酮类药物的两个靶酶:DNA螺旋酶,拓扑异构酶IV

(4)药物靶位的过度表达。

3.渗透性改变-阻止抗菌药物到达菌体内。

膜通透性改变:膜孔蛋白缺陷、多向性突变、特异性通道的改变、脂质双层改变。

4.外排泵机制。

主动外排抗生素:由质子偶联交换产生的质子驱动力介导;膜转运系统与ATP结合。

5.其他

(1)改变代谢途径:对磺胺耐药菌,自行摄取外源性叶酸,或产生PABA增多;

(2)牵制机制:β-内酰胺酶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牢固结合,使其停留在胞浆外间隙,因而不能进入靶位。

(3)细菌缺少自溶酶

4、熟悉抗菌药合理使用原则

(1)根据适应症选药

(2)防止药物滥用

(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4)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合理应用

(5)联合应用

5、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及细菌耐药的机制。

抗菌机制:(1)通过竞争细菌的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proteins,PBPs),抑制细胞壁的粘肽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死亡;(2)促发自溶酶活性,使细菌溶解。(3)作用特点:①为繁殖期杀菌剂;②对G+菌的作用强;③对人体*性小;④缺乏自溶酶的细菌耐药

耐药机制:(1)产生水解酶(最常见);(2)靶位结构改变(PBPS的质和量发生改变);(3)胞壁外膜通透性改变;(4)泵机制;(5)酶与药物牢固结合(牵制机制);(6)自溶酶缺少

牵制机制: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还能与药物牢固结合,产生非水解性屏障作用,使抗生素滞留于细胞膜外间隙中不能到达靶蛋白-PBPs,此种β内酰胺酶的非水解机制的耐药现象称为牵制机制。

6、掌握青霉素与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谱、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抗菌谱:(1)G+菌:

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不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萄球菌、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和厌氧的阳性球菌作用强。金葡菌耐药已高达70%~80%;

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厌氧的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杆菌、放线菌属、真杆菌属、丙酸杆菌均对青*素敏感。

(2)G-菌:

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已非常普遍;

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杆菌。

(3)螺旋体:

梅*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对青霉素高度敏感。

适应症:对青霉素敏感的G+菌(球菌和杆菌)、G-球菌、螺旋体引起的感染,青霉素均为首选。首选用于敏感的G+球菌、G-球菌、螺旋体、放线菌病所致的感染,但须病人对青霉素不过敏。

不良反应与防治:(1)过敏反应:为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可出现药疹、血清病、溶血性贫血及粒细胞减少;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性哮喘、血压下降、循环衰竭、惊厥、昏迷,抢救不力可致死亡。防治:a、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用药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b、必须进行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更换批号时应重作皮试;c、避免病人饥饿时注射及局部用药;d、做好急救准备,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等。(2)赫氏反应:用青霉素治疗梅*或钩端螺旋体时,出现症状加剧的现象。表现:寒战、发热、咽痛、头痛、心动过速等。机理:螺旋体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短时间内被杀灭的大量螺旋体裂解释放内*素。预防:初次小剂量给药。

皮试注意事项:第一次用药需作皮试;更换批号需重作皮试;停药3天以上重作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青霉素。

7、掌握头孢菌素各代特点

与青霉素比较:抗菌谱广,作用强、对b-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发生率低。

各代特点:

第一代:主要用以治疗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及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头孢噻吩为本类代表药,抗金葡菌作用最强。

(1)体内过程:组织穿透力差,脑脊液浓度低;

(2)抗菌谱与氨卞西林等广谱青霉素相似;

(3)对产酶金葡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的抗菌活性比广谱青霉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肠杆菌和厌氧菌无效;

(4)对青霉素酶稳定,但易被头孢菌素酶分解;

(5)某些品种对肾脏有一定的*性。

第二代:主要用于产酶耐药阴性杆菌感染以及敏感菌所致感染,一般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作首选药。目前常用的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有头孢呋辛(头孢呋肟、西力欣)、头孢克洛(希刻劳)等。

(1)抗G-杆菌活性比第一代强;

(2)对G-杆菌β-内酰胺酶稳定性比第一代高;

(3)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

(4)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5)肾脏*性比第一代头孢菌素低。

第三代:主要用于重症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以头孢他定(ceftazidime)和头孢曲松(ceftriaxone)为优。

(1)对G-杆菌抗菌作用强,明显超过第一、二代;但对G+球菌抗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2)抗菌谱增宽,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3)对大部分β-内酰胺酶稳定,但可被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解;

(4)组织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

(5)对肾脏基本无*性

第四代:主要用于重症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上常用的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有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等。

(1)对G-杆菌、G+球菌和部分厌氧菌的抗菌作用较第三代更强;

(2)抗菌谱较第三代更宽;

(3)对多种青霉素结合蛋白有高度亲和力;

(4)极低的β-内酰胺酶亲和性和诱导性。

各代头孢菌素的比较:

(1)对临床分离到的产酶菌的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对G+球菌: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对G-杆菌:第四代=第三代>第二代>第一代。

(2)第一代和第二代均无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第三代有不同程度的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以及拉氧头孢。

(3)头孢地嗪尚有免疫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感染患者则望获得抗菌与提高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

8、掌握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一)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抗菌谱:主要作用于G+球菌、G-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有效,但对G-厌氧菌不敏感。

耐药机制:核糖体与抗生素的结合部位发生改变;细菌产生酯酶、磷酰化酶和葡萄糖酶。

临床应用:(1)红霉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轻、中度感染;(2)阿齐霉素:呼吸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引起的泌尿道感染。

不良反应:(1)红霉素:胃肠道反应、肝功能降低。(2)阿齐霉素:较红霉素发生低,偶见肝功异常、白细胞下降。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1)快速抑菌剂;

(2)抗菌机制与红霉素相同;

(3)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对G+菌作用强于大环内酯类,对肠球菌作用不如红霉素。

(三)万古霉素特点:

(1)抗菌谱窄,抗菌作用强,属于快速杀菌剂。

(2)对G+细菌呈杀灭作用(敏感的金葡菌、MRSA),对G-细菌几乎无效:厌氧杆菌也敏感;

(3)临床上限用于敏感菌、MRSA所引起的严重感染;

(4)*性较大,大剂量可引起听力障碍等。

9、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1)有相似的体内过程(ADE):A(absorption):口服难吸收,适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消*,全身感染需注射给药;D(distribution):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0%),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在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分布浓度高;E(elimination)在体内不被代谢,约90%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尿药浓度高,适用于泌尿道感染,在碱性尿液中抗菌作用增强。

(2)抗菌谱相似:a、对多数需氧G-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G-球菌效差;b、对耐药金葡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其它G+球菌如链球菌无效;c、大多数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效,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小诺米星、西索米星、阿米卡星等;d、部分药物对结核杆菌有效,如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e、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和结核杆菌都有效。

(3)抗菌机理相似:氨基苷类为静止期杀菌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并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a、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多个环节(起始、延伸、终止)即全过程;b、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菌体内的生命物质外漏致细菌死亡。

(4)细菌对氨基苷类易产生耐药性,其机制为:

产生钝化酶;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

改变靶位;

缺乏主动转运功能:厌氧菌细胞膜缺乏主动转运泵,故对氨基糖苷类天然耐药。

(5)主要不良反应相同:

a、耳*性:损害第8对脑神经,包括前庭损害和耳蜗损害;

b、肾*性: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者可产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甚至无尿;

c、肌*性:氨基苷类可阻滞运动神经-肌肉接头,原因:可能是氨基苷类与Ca2+结合,或在突触前膜与Ca2+竞争钙结合部位,阻止Ca2+参与乙酰胆碱的释放所致;

d、变态反应: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药热、链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10、代表药物链霉素的抗菌谱、适应证及不良反应。

药理特点:

1、抗鼠疫杆菌、结核杆菌作用突出;2、抗金葡萄、肺炎球菌、链球菌、肠球菌作用较强3、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临床应用:

1、鼠疫、兔热病(首选);2、结核病;3、布氏杆菌病(合用四环素);4、感染性心内膜炎,合用青霉素G(首选)。

不良反应:

1、耳*性:根据临床反应可分为二类

(1)前庭功能损害: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及时停药可恢复。

(2)耳蜗神经损害:表现为听力减退或耳聋,停药不可恢复。(发生机制:内耳外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蓄积),损害毛细胞功能。)

2、肾*性:产生原因a、药物于肾皮质部分布,蓄积过多;b、主要经肾排泄,肾药物浓度高。

3、神经肌肉接头阻滞:药物能与N-M接头处突触前膜上钙结合部位结合,而阻碍运动神经释放Ach,而致N-M阻断。

防治:

(1)补钙(竞争);

(2)新斯的明对抗;

(3)静滴速度不宜过快。

4、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青霉素,严重程度青霉素;用时应引起警惕。

防治:临用前皮试,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进行抢救。

11、掌握四环素类的共性。

特点:

(1)广谱抗生素,但该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革兰阴性菌强。

(2)对骨和牙齿发育的影响

(3)米诺环素的抗菌活性最强,多西环素次之,四环素最差。

临床应用:

(1)支原体非典型肺炎、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恙虫病)、衣原体感染(鹦鹉热、肺炎)均有很好的疗效,常首选四环素。

(2)G-杆菌感染;

(3)阿米巴痢疾,土霉素疗效最好,但对肠外阿米巴病无效。

(4)二重感染:鹅口疮、肠炎;伪膜性肠炎

12、氯霉素类的共性。

特点:广谱抗生素,但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革兰阳性菌强。

临床用途:

(1)细菌性脑膜炎和脑脓肿,其中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以氯霉素效果最佳;

(2)伤寒、副伤寒的治疗:非流行期伤寒杆菌一般对氯霉素敏感,故氯霉素仅应用于敏感菌株所致的散发感染病例。

(3)立克次体病。

不良反应:

(1)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两种表现:①可逆性的抑制;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不可逆性的抑制。

(2)灰婴综合征

(3)其它反应。

13、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第一代:萘啶酸G-

第二代:氧氟沙星G-为主

第三代:司帕沙星、环丙沙星G-、G+

第四代:曲伐沙星、莫西沙星G-、G+、厌氧菌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1)多用于耐药绿脓杆菌、耐药金葡菌、产酶淋球菌、*团菌等所致感染;

(2)对氨基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G-杆菌和G+菌的感染。

14、掌握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特点:

(1)广谱、慢效抑菌剂;对大多数G+、G-细菌都有抗菌作用;

(2)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可达血浓度的50-80%;胎盘屏障\血脑屏障,以磺胺嘧啶高。

(3)在肝中代谢灭活。乙酰化物

(4)尿中乙酰化率高,溶解性低,易析出结晶,是产生沁尿系统损害的根本原因。

临床应用:

(1)全身感染:

泌尿系统---SIZ、SMZ或含TMP的复方制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SD;

呼吸系统感染---co-SMZ;

(2)肠道感染

(3)局部感染:皮肤粘膜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感染;沙眼、结膜炎、角膜炎。

15、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根据适应症选药

?防止药物滥用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的原则

?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合理应用

?联合应用:

一类:细菌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头孢菌素

对繁殖期具有杀菌作用

二类:细菌静止期杀菌药:氨基苷类、多粘菌素类

对繁殖期、静止期细菌均有杀菌作用

三类: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对繁殖期具有抑菌作用

四类:慢效抑菌药:磺胺类

二、抗结核病、抗寄生虫药

1、异烟肼(抗结核)的作用机理及临床适应症与重要不良反应。

特点:

(1)选择性高:只对结核杆菌呈高度选择性,对其它病原体无效;

(2)抗菌力强:静止期抑制,繁殖期杀灭;

(3)穿透力强:全身组织和体液,纤维化、干酪化的结核病灶及淋巴结中,也能透入细胞内;

(4)单用易产生耐药性,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可延缓耐药性发生,并使疗效增强。

抗菌机制:

(1)抑制核酸的合成

(2)抑制膜磷脂的合成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性

A、周围神经炎

B、中枢神经系统*性:与维生素B6缺乏或维生素B6的利用降低有关。

(2)肝*性35-50岁或快代谢型病人较多见。

2、利福平(抗结核)的作用机理及临床适应症与重要不良反应。

特点:

(1)抗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作用突出;

(2)抗G+球菌作用强:耐药金葡菌、链球菌、肺炎球菌作用强。

(3)抗G-细菌作用较强: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

(4)对沙眼衣原体和某些病*也有抑制作用。

抗菌机理:

特异性地与细菌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的B亚单位相结合,阻碍mRNA合成。

临床应用:

(1)与异烟肼合用治疗各种结核病;

(2)耐药金葡菌感染及其它敏感细菌感染;

(3)胆道炎;

(4)麻风病;

(5)沙眼、结膜炎、角膜炎。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肝损害

(3)过敏反应:出现过敏反应时宜停药。

(4)药酶诱导剂

3、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

作用特点:

(1)对多种深部真菌(新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有强大抑制作用,高浓度有杀菌作用。

(2)口服,肌注均难吸收,多采用静滴,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消除缓慢,t1/-48h

机理:

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特有的麦角固醇相结合,损伤细胞膜,增加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外漏而死亡。

临床应用:

(1)目前仍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真菌性肺炎、心包膜炎、脑膜炎、尿道炎等

(2)治疗真菌性脑膜炎时,需加用小剂量鞘内注射,疗效良好。

不良反应

(1)静滴不良反应较多,*性较大;

(2)肾损害与剂量有关。

(3)肝损害;

(4)低血钾;

4、抗疟药:

青蒿素:控制各型疟疾症状,特别适宜于耐氯喹或耐多药的恶性疟,包括脑型疟的抢救(首选)

伯氨喹:杀灭间日疟继发性红细胞外期裂殖体(休眠子);杀灭配子体。用于:根治间日疟和控制各型疟的传播;需与氯喹或青蒿素和合用,先控制症状,本品阻止下一次复发,杀灭配子体控制传播,以不留下传播的机会。

5、抗血吸虫病药

吡喹酮:抗虫谱广,对多种吸虫和绦虫均有高效的抑制作用;用于急慢性血吸虫病、对姜片吸虫、华枝睾吸虫、肺吸虫亦呈强大杀灭作用。

6、抗肠道蠕虫病药

阿苯达唑/肠虫清:

(1)广谱驱肠虫药: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

(2)体内分布广泛,肝、肾、肺,球囊;

(3)用途:肠道外寄生虫病:囊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

三、抗恶性肿瘤药

甲氨喋呤、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博莱霉素、顺铂、卡铂和长春碱类的抗癌作用机制、适应症及主要不良反应

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在不同环节阻止DNA的生物合成,属抗代谢药;

(2)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

(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属于DNA嵌入剂;

(4)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5)影响激素平衡,抑制某些激素依赖性肿瘤.

*性与不良反应

(1)共有的*性反应

A、骨髓抑制:除激素类、博来霉素和L-门冬酰胺酶外。外周粒细胞数减少,然后血小板降低,一般不会引起严重贫血。

B、消化道反应:恶心和呕吐

C、脱发

(2)特有的*性反应

A、心脏*性:以多柔米星最常见。与多柔米星生成自由基有关;

B、呼吸系统*性:大剂量长期应用博来霉素可引起肺纤维化;可能与肺内皮细胞缺少使博来霉素灭活的酶有关;

C、肝脏*性:L-门冬酰胺酶、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

D、肾和膀胱*性:大剂量环磷酰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可能与大量代谢物丙烯醛经泌尿道排泄有关,同时应用巯乙磺酸钠可预防发生;

E、神经*性:长春新碱最容易引起外周神经病变。

F、过敏反应:多肽类化合物或蛋白质类,静脉注射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紫杉醇的过敏反应可能与赋形剂聚氧乙基蓖麻油有关。

(3)远期*性

A、第二原发恶性肿瘤:抗恶性肿瘤药物特别是烷化剂具有致突变、致癌性和免疫抑制作用。

B、不育和致畸:烷化剂可影响生殖细胞的产生和分泌功能,产生不育和致畸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禁忌证。

四、胰岛素

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降糖作用的异同点,各自的药理作用、临床适应症;胰岛素、磺酰脲类、双胍类的作用机制。

1、胰岛素药理作用:——降低血糖

(1)糖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酵解、氧化);促进糖原的合成和储存(转化成脂肪和氨基酸);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

(3)蛋白质代谢: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4)促进钾离子内流

2、胰岛素作用机制

(1)胰岛素受体

两个α亚单位:位于胞外,含胰岛素结合部位

两个β亚单位:为跨膜蛋白,胞内部分含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

(2)胰岛素诱导第二信使形成,它们模拟或具有胰岛素样的活性。

(3)胰岛素与α-亚单位结合,激活TPK活性,继而催化自身及其他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通过磷酸化连锁反应发挥作用。

(4)增加葡萄糖载体蛋白从胞内到胞膜的重新分布,从而加速葡萄糖的转运。

3、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1)治疗糖尿病: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主要用于下列情况:

①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

1)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高渗昏迷

2)口服降糖药失效者

3)有严重慢性并发症者

4)凡是手术、外伤、妊娠、分娩、急慢性感

染等应激状态者

③各种继发性糖尿病

(2)细胞内缺钾:常用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组成极化液(GIK),促进钾内流纠正细胞内缺钾,防治心肌梗塞等心脏病变引起的心律失常。

(3)治疗精神分裂症:利用胰岛素降低血糖,造成低血糖休克。已少用(现一般用电休克)。

4、胰岛素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为胰岛素过量,过度降低血糖所致。为最常见、重要的不良反应。

(2)过敏反应:多见于牛胰岛素或制剂不纯所致;一般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反应轻微而短暂,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处理:改用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较为接近)或人胰岛素、高纯度胰岛素。

(3)胰岛素耐受性(胰岛素抵抗):a、急性耐受:需短时间内增加胰岛素剂量达数千单位;b、慢性耐受:(每日需用U以上的胰岛素而无并发症)

(4)脂肪萎缩

5、磺酰脲类药理作用

(1)降糖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

(2)抗利尿作用:促血管增压素分泌,氯磺丙脲。

(3)抑制血小板、抗凝作用:格列奇特

(4)胰外作用:减轻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

6、磺酰脲类作用机制:

促进胰岛素分泌;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减轻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

7、磺酰脲类临床应用

(1)糖尿病:胰岛功能尚存至少30%,单用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者无效;胰岛素耐受。可刺激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2)尿崩症:只能选用氯磺丙脲。可与氢氯噻嗪合用以增强疗效。

平喘药的分类和代表药以及各类药的作用机制。

分类:

(1)抗炎平喘药:防治慢性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类:倍氯米松)

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最有效

1、机制:

(1)抗炎:缓解支气管粘膜炎症,减轻水肿。

(2)抗免疫: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3)增强儿茶酚胺对AC的激活作用→间接使胞内cAMP/cGMP↑

2、分类:

(1)吸入剂:倍氯米松、布地缩松、氟地卡松

吸入给药,局部抗炎作用强而全身副作用小;

起效慢,常需连续、规律吸入一周才能生效。

少,多为一些局部的不良反应。常见为口咽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或呼吸道不适。喷药后用清水漱口可减轻。

(2)口服剂:强地松、强的松龙

用于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无效或需短期加强的患者。

(3)静脉用药:

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

用于严重哮喘发作。

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多而重,不可滥用。

抗过敏平喘药(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1、机制:稳定肥大细胞膜→Ca2+内流↓→炎症介质释放↓

2、色甘酸钠:

显效慢(需连用数天方显效),粉雾吸入。

主要用于哮喘的预防,特别是过敏性哮喘。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胃肠道过敏性疾病。

(1)咽部刺激:吸入可致咽痒、气急、呛咳、诱发哮喘。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可以预防。

(2)其它:偶见排尿困难、尿急、尿痛、头晕、头痛、关节肿痛。因显效慢,应向病人交待,以防随意停药,诱发哮喘发作。

支气管扩张药

(一)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机制:激动β2受体,活化AC,cAMP↑

2、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

选择性激动β2受体受体强,对β1受体弱,对心脏影响小;为异丙肾上腺素的1/10。过量可引起心悸,手指震颤等.

特点:1)可口服,30min起效,维持4-6h;气雾剂:5min起效,维持3-4h,药量小。

2)平喘作用强(相当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脏影响小。

应用:控制急性发作,包括急症抢救。

3、克伦特罗

平喘作用是沙丁胺醇倍,

口服:30min见效,维持4-6h。

气雾剂:5-10min见效,维持4-6h。

4、特布他林

作用与沙丁胺醇相似,可口服;

皮下注射:5-15min见效,维持1.5-5h。

5、福莫特罗

长效药物,作用强而持久,兼有抗炎作用,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气雾剂:2min起效,2h达高峰,维持12h。

应用:慢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尤适于夜间发作)。

6、肾上腺素

同时激动a、b受体,激动a受体虽有利减轻支气管水肿,但可收缩支气管且促过敏介质释放。主用于缓解急性发作。

7、麻*碱(异丙肾上腺素)

同上,但作用弱、慢、持久,主用于预防发作。

对b1、b2受体无选择性,易致心律失常及肌颤,仅用于缓解急性发作。

8、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心脏反应:大剂量或静脉注射时,心率加速。原有心律失常、甲亢的哮喘病人慎用。

(2)肌肉震颤:好发于四肢和面部。

(3)代谢紊乱:增加肌糖原分解,糖尿病人慎用。

(4)血钾降低:过量时或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时,可能引起低血钾症。

(二)茶碱类

1、药理作用

(1)松弛平滑肌。(扩张支气管)

(2)兴奋呼吸肌。(增强膈肌收缩力)

(3)兴奋中枢。(注射过快可致惊厥)

(4)利尿作用。(扩血管,增加肾血流量)

(5)抗炎作用。(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2、机制:

(1)高浓度抑制PDE→胞内cAMP分解↓→胞内cAMP/cGMP↑

(2)短期应用促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激动b受体

(3)阻断腺苷受体(腺苷受体激动可使支气管收缩)

(4)抑制平滑肌内质网释放Ca2+→平滑肌舒张

(5)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6)增加呼吸肌收缩力

3、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A、急性哮喘患者:在吸入β2受体激动药疗效不明显时,静脉加注茶碱

B、慢性哮喘患者:维持治疗,防止急性发作

(2)慢性阻塞性肺病

(3)缓释制剂可用于夜间哮喘

4、不良反应

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较多。

(1)胃肠道反应:饭后服药可减轻。

(2)中枢兴奋:可致失眠。

(3)急性中*:静注过快或剂量过大可致心悸、心律失常、惊厥、电解质紊乱和血压骤降。儿童尤易发生。应充分稀释后缓慢推注。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Ach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哮喘病人对Ach的敏感性比正常人大倍。阿托品副作用多,不适合用于哮喘。

阻断M受体→GC活性↓→cGMP合成↓→胞内cAMP/cGMP↑

异丙阿托品、溴化氧托品、溴化泰乌托品

主用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五、祛痰、镇咳药

祛痰药:氯化铵、乙酸半胱氨酸、溴己新的作用及应用。

氯化铵

1、作用:口服刺激胃粘摸,反射兴奋迷走促进支气管分泌↑→痰变稀。

2、应用:用于粘痰不易咳出,复方使用。

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

1、作用:药物含游离巯基(-SH),能打断痰粘蛋白的二硫键(-S-S-),稀释粘痰。

2、应用:用于粘痰(栓塞),呼吸困难。

溴乙新(溴乙胺)

1、作用:

(1)溶解粘痰(裂解粘多糖)。

(2)抑制粘痰合成(抑制粘多糖合成)。

(3)祛痰(促支气管分泌↑);镇咳。

2、应用:气管炎、哮喘痰不易咳出者。

3、不良反应:偶见转氨酶升高。

镇咳药:可待因、喷妥维林镇咳作用及应用。

可待因

1、作用:相似吗啡,弱于吗啡。

(1)镇咳:抑制咳嗽中枢,1/4吗啡,维持4-6h。

(2)镇痛:1/7-10吗啡,成瘾性吗啡。

2、应用:

(1)激烈干咳,如胸膜炎干咳、胸痛。

(2)镇痛(中度疼痛)

3、不良反应:久用成瘾。

喷托维林(咳必清)

1、作用:

(1)中枢镇咳,强度1/3可待因,无成瘾性。

(2)轻度阿托品样解痉作用(支气管)

(3)局麻作用(减少刺激)

2、应用:少痰干咳

3、不良反应:口干,青光眼禁用(阿托品样作用)

六、消化

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代表药及各类药的作用机制。

1、分类:

(1)抗胃酸——胃酸分泌抑制药

组胺H2受体阻断药

胆碱M1受体阻断药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2)根除HP:抗幽门螺旋菌药

(3)保护粘膜:粘膜保护药

(一)抗酸药

一类弱碱性物质。口服后中和胃酸,从而解除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和溃疡面的侵蚀和刺激作用。价格便宜,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药物。

口服后,中和胃酸,减弱或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缓解疼痛;

减弱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自我消化,利于溃疡愈合。

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酸分泌过多症。

(二)胃酸分泌抑制药

1、组胺H2受体阻断药:竞争性拮抗组胺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西米替丁:(1)阻断H2受体作用;(2)能明显地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也抑制组胺、胃泌素和食物引起的胃酸分泌;(3)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对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更佳;(4)小儿,肝肾功能不全慎用;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孕妇禁用。

2、M1受体阻断药

哌仑西平:(1)选择性阻断M1胆碱受体作用强,减少组胺、五肽胃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抑制基础胃酸分泌;(2)临床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能明显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疗效与西咪替丁相似;(3)不良反应较少,偶见口渴、便秘

3、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丙谷胺

药理作用:化学结构与胃泌素相似,竞争性阻断胃泌素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并对胃粘膜有保护和促进愈合作用;阻断胃泌素受体→胃酸、胃蛋白酶分泌↓;促粘膜蛋白合成→保护粘膜,促溃疡愈合。

临床应用: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胃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4、胃壁细胞H+-K+-ATP酶抑制剂: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是不同于受体拮抗剂的全新抗消化性溃疡药。

奥美拉唑

药理作用:(1)抑制胃壁细胞H+泵,减少胃酸分泌(迄今最强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与H+-K+-ATP酶上的巯基结合,不可逆抑制H+泵功能,直至新的酶合成,因此作用持久;停药后4~5日胃酸分泌才能恢复到药前水平);(2)可增加贲门、胃体、胃窦处粘膜血流量;抑制幽门螺旋菌(用药后可使幽门螺旋菌数量下降,部分可转阴)。

临床应用:(1)作用强,价昂(不作首选药);(2)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反流性食管炎(优于H2受体阻断药);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头昏、口干、恶心、腹胀、失眠;偶有皮疹、外周神经炎、转氨酶或胆红素增高等;可增加胃泌素分泌。长期使用可致高胃泌素血症;长期持续抑制胃酸分泌,可致胃内细菌过度滋长。

(三)抗幽门螺旋杆菌药

目前最常用的是所谓“三联疗法”,可以根治80—90%的患者的幽门螺旋菌感染。

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

?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的分泌,通常使用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也可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之类的药物。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其中,阿莫西林是必需的,除非对青霉素过敏。

?克拉霉素——可用甲硝唑、替硝唑代替。

?胶体果胶铋——在胃壁外形成一层胶体状的物质,保护胃粘膜,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也可用氢氧化铝代替。

(四)胃粘膜保护药:可增强粘膜的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并在粘膜面形成保护膜,保护溃疡面,促进溃疡愈合。有的药物尚可增强粘膜细胞的抗损伤能力,并促粘膜细胞的重建和增殖。

1、前列腺素衍生物:前列腺素E(PGE2)及前列环素(PGI2),有刺激胃粘液、碳酸氢盐分泌和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能防止有害因子损伤胃粘膜。

2、硫糖铝

(1)在PH<4情况下,可聚合成胶状,粘于上皮细胞和溃疡基底,形成保护屏障。

(2)促进粘膜合成前列腺素E2

(3)增强生长因子的作用

(4)抑制幽门螺杆菌繁殖

(5)在酸性环境中发挥作用,不宜与碱性药合用

3、枸橼酸铋钾

(1)口服后,在胃酸环境下形成氧化铋胶体沉着于溃疡表面、基底肉芽组织上,抵御胃酸、胃蛋白酶、酸性食物对溃疡面的刺激与消化,促进粘膜再生,促进溃疡愈合。

(2)抗幽门螺旋杆菌(hp),增强了抗溃疡效果。

(3)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多种消化性溃疡。

(4)应按剂量用药,以免血中铋浓度过高引起中*。

七、血液

(一)抗凝血药(血栓性疾病)

1、抗凝血因子药:肝素、香豆素类

(1)凝血酶间接抑制药——肝素

药理作用:

1)抗凝作用(体内、体外)——作用迅速、强大。静脉注射后,抗凝作用立即发生。(主要灭活凝血因子Ⅱa,还能灭活Ⅹa,Ⅸa,Ⅺa,Ⅻa)

抗凝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肝素与抗凝血酶III分子的赖氨酸结合生成肝素-抗凝血酶III复合物,使抗凝血酶III分子中的精胺酸反应中心发生构象改变。

(2)构象发生改变后,大大增加了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或与凝血因子的结合,形成肝素-抗凝血酶III-凝血酶等因子复合物,使IIa,IXa,Xa,XIa,XIIa失活,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而发挥抗凝作用。

(3)与此同时,肝素从肝素-抗凝血酶III-凝血酶等因子复合物中解离出来。游离后的肝素可再与抗凝血酶III结合,继续发挥作用。由于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后直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所以其抗凝作用发生迅速。

2)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内皮C释放脂蛋白酶)——停用后作用消失,无重要临床意义

3)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释放

临床应用:

1)预防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大。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体内抗凝

2)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使用),低凝期输血为主,辅以小剂量肝素——体内抗凝

3)用于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抗凝——体外抗凝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过量引起

处理——轻症:立即停药

重症:硫酸鱼精蛋白(带正电荷)对抗

2)血小板减少症: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用药期间应经常检查血小板数。

3)引起早产及胎儿死亡。(妊娠妇女禁用)

4)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连续应用3~6月可引起。

5)过敏反应:发热、哮喘、荨麻疹、鼻炎、结膜炎等。

禁忌症:

n肝、肾功能不全

n有出血性疾病及出血素质

n消化性溃疡

n严重高血压患者

n孕妇

n不能与碱性药物合用

2、抗血小板药:阿斯匹林、噻氯匹啶

机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防治血栓形成;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特点:较安全,少致出血

应用:防治与血小板激活有关的血栓栓塞性疾病。

(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COX,抑制TXA2合成发挥作用。剂量加大其抗凝作用反而减弱。

(2)噻氯匹啶:能抑制多种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口服吸收好。但可引起骨髓抑制,故用药前三个月应经常查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