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里老人摔倒,股骨颈骨折了,该怎么办骨 [复制链接]

1#

这是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在两个多月以前摔倒,发生了股骨颈骨折。当时据家属说骨折的移位并不明显,经过商量以后选择了在家卧床保守治疗。两个多月过去了,本以为已经差不多该愈合了,结果拍片子一看,股骨头完全移位,骨折长好无望了。

于是那最后家属选择了来做人工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是咱们中老年人群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骨折,而且后果相对严重,因为一旦发生了股骨颈骨折,如果不治疗的话,患者可能面临着至少三个月以上的卧床。至于能不能挺过来,会不会发生致命性的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褥疮,肺栓塞等,真的难以预料。

对于股骨颈骨折,我想给大家一下建议:

一、这些人群,我建议您做股颈骨折螺钉或钢板内固定:

①年轻人,年龄<50岁的人群。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股骨颈这个位置,供应股骨头的血供比较特殊,他非常的脆弱,非常容易在骨折的过程当中破坏这边的血液供应,因此有一定比例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在骨折之后,三年之内常常发生骨骨头坏死,这本身也是股骨头坏死的一个常见原因。

一旦发生股骨头坏死,那这个患者可能面临着第二次手术,做人工关节置换。但是人工关节又是由使用寿命的,平均15到20年,而年轻人呢?预期寿命较长。你在三四十岁就给他换了人工关节,那他以后到老了,假体失效了,需要再二次甚至三次做手术翻修假体,难度大,风险高,费用高。

所以对于年轻人,我们可以给他一次股骨颈自己愈合的机会,也就是说,闯一闯。用螺钿或钢板把骨折固定上,让它自己长,说不定它长好了以后也没有发生股骨头坏死,那么股骨头还是自己的股骨头不用换。万一以后骨头坏死,再置换也不晚,毕竟年轻人就算做两次手术,风险也不高。

所以这是为了保住股骨头而作的一部分风险方面的牺牲。

②或者年龄虽然超过50岁,但是股骨颈骨折基本没有错位,而且身体不错,预计在躺床上躺三四个月没问题。

这种情况呢,实际上也是闯一闯,闯什么呢?股骨颈虽然骨折了,但是并没有很明显的错位,也就是说,通往股骨头的血供可能没有被破坏,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换成了人工关节,有一点可惜。并且呢,病人身体还行,躺一躺也能耐受的了,那干脆就给他打几个钉子,让它长一长,很大概率上自己就长好了,不用换关节了。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可能的风险,大家要知道,就是文章开头,我放的那张X光片,这个病人的家属说,他一开始移位也不明显,是在家里两个多月躺的过程之中,又发生了骨折的移位,这种情况是医生难以避免的。在家里有时候躺着翻身,坐起吃饭等等就有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在你选择保守治疗的那一刻,你就要理解、接受并承担可能出现的再移位,再骨折的风险。

③第三类人呢?是年龄特别大的,身体情况非常非常的差,而且又不是很配合,很听话。老年人往往有一个特点,要么是老年痴呆,要么是每天都特别烦躁,你不让他翻身,他一定要到处翻,你不让他乱动,他每天一直动。你想想,股骨颈是骨折的,他一翻身,一动它就会疼,老人一疼就生气,一生气,血压就高。或者晚上疼得嗷嗷叫,睡不着觉,折腾自己,折腾家人。

那么这种人我的身体不允许做关节置换,这样风险稍大的手术。但他基本也不具备保守治疗自己长好的可能性,因为他总是乱动。而她总是疼呢,家人也看不下去。怎么办呢?做个小切口,微创打三根钉子,把骨折端给钉起来。这样他再活动翻身儿,就没这么疼了。

二、哪些人适合做关节置换?

①>50岁的中老年人,身体很好,预期寿命15年以上。股骨颈骨折,并且错位明显一些。对以后的生活质量要求较高,

这部分人群啊,有几个问题。

你不给他开刀,让它自己长,那骨折长歪了,至少以后就是长短腿,走路是瘸的,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所以他们有做手术,精确复位,良好愈合,回归生活的迫切需求。

那你给这群人打钉子呢?三年之内,有一定的比例,发生股骨头坏死。一个中老年人,你在几年之内给他做两次手术,无论是风险,还是对病人身体的打击,都是很大的。

况且打完钉子还是需要卧床三个月,那么中老年人由于长期卧床所可能产生的并发症风险,并没有因为做手术而降低,仅仅是让他在床上翻身活动,不疼了,骨折能在正确的位置长上。综合评估,获益较少。

所以啊,对于这部分人,大多数情况下,医生是建议做人工关节置换。

换了关节的好处是,做完手术就可以下地,不需要长期卧床,家人照顾压力小。以后仍然能够回归社会生活,基本不会出现走路跛行等情况。还避免了,因为再发生股骨头坏死而进行二次手术的可能。

同时呢,这个年龄段的人活动量比年轻人要小,如果加以注意的话,人工关节加起来使用寿命可以满足。

所以没有特殊情况,我个人的建议是:符合这个条件的人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最佳适应症。

②如果年龄特别大,身体情况也一般的老人呢?

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多见,比如说病人七八十岁,比如说病人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那么这时候家属就要去评估了,如果你们认为他的预期寿命在15年以内,那么可以不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而仅仅做人工股骨头置换,也叫做半髋置换,就是仅仅股骨头替换掉,而和股骨头相对应的髋臼部分不置换。如下图

最左边是股骨颈骨折示意图,中间是人工股骨头置换,右边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那么单换股骨头的好处是什么呢?

手术时间缩减了一半,出血和术中的风险减少了一半。这样对老年人,尤其是身体条件一般的老年人来讲,手术风险小。

那么又有什么不好呢?

一边是假体,一边是骨头,在活动过程当中相互摩擦,以后出现假体松动,假体失效的可能性比全髋关节要大。换句话说,就是假体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只适合预期寿命在15年以内的,高龄的或者身体条件较差的老年人。

三、哪些人适合保守治疗呢?

对于骨颈骨折,我个人是不建议保守治疗的。

第一,在保守治疗的过程当中,由于翻身或者挪动等原因,造成股骨颈骨折,再移位的风险较高。一旦完全移位,就意味着这里可能再也愈合不上。那么病人以后极大的可能面临着长期卧床或者坐轮椅。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记住一句话,骨折本身不死人,死人的都是卧床相关的并发症。

第二,就算挺过了卧床这一关,很多病人也是瘸的,因为骨折是在不正确的位置长上,会出现下肢的长短腿。那么也会降低这个病人的生活生存质量,并且长期的长短腿会出现代偿性的脊柱,骨盆,膝关节,踝关节的问题。并且还有一部分人以后会出现股骨头坏死,一旦出现股头坏死,他将面临长期的髋关节疼痛,要么忍着,要么还是要面临手术。

第三,医院,见过太多人情冷暖。俗话说,床头百日无孝子。一个卧床的老年人,吃喝拉撒都需要家人照顾。你几天没有照顾周全,他就可能长了褥疮给你看看。一旦出现了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高烧不退,将面临生命危险。那么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在一起开一个会,到底能不能平衡家庭矛盾和照顾老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能不能给老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直至他能够自理?

虽然说有以上三条理由,但是仍然有一些病人无可奈何,没有选择,只能保守治疗。

比如:

①身体基础情况太差,做手术就等于在悬崖边上又推了他一把。也就说他根本无法耐受手术,那这个时候你就不能硬闯了,还不如再给老年人一点时间,给家人一些环顾四周尽孝的机会和共处时光。

②经济条件太差。恕我直言,这个是别人没有办法帮助你的。除非您能申请到某些救助。这种情况在我医院已经很少见,但是我医院还是非常多的。爱莫能助,真的是能力有限,爱莫能助。

四、如果保守治疗,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你要知道,从你选择保守治疗的这一刻开始,你必须要接受这个病人,可能永远无法再下地走路,甚至无法自理的局面。

那么家属和病人这个时候首要的治疗目标,就不仅仅是恢复自理和行走了,而要加上一条,尽可能的防止卧床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主要包括以下:

①肺部感染:这个是最常见,也是最可能的。因为躺倒了,活动少了,肺功能将会变得越来越差,有痰也咳不出来。所以说我建议,如果因为手术风险太大等原因选择保守治疗的人,既然手术已经无望了,就不要让老年人总是躺着,就算忍着疼痛,每天也要让他坐起来或者靠起来,在网上给他买一个带管的气球,每天练习吹气球。一方面维持肺功能,一方面听到他有痰的声音,就要鼓励他每天咳嗽把痰咳出来。

对于本身就有肺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②褥疮,压疮:提到褥疮,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屁股上面骶尾部这里。当然,这里是最常见的。但是以下几种情况也要注意,如果这个老年人有驼背,那么他最有可能发生压疮的部位,就是他背驼得最厉害的部位。

除了后背两侧大腿根部两边,鼓起来的骨头部位,医学上叫大粗隆,这里如果经常侧着的话,也容易发生压疮。很多病人家属会说我干嘛要让他侧着啊?我让他躺着不就行了吗?当你后背和骶尾部出现压疮的时候,你就知道你为什么让他侧着?平躺着下面压,侧着大粗隆这里压,简直是捉襟见肘。

膝盖的外侧,踝关节的外侧,足背的外侧,脚后跟部,这些有骨头突起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压疮,因此都要做相应的软垫处理,一点都不能马虎和懈怠。

就是躺着时候的压疮风险。一旦老年人能够坐轮椅了,两边的屁股下面,尤其是特别瘦的病人,也是容易发生压疮的位置,要注意。

所以就需要家属定期翻身,病人一会儿这样躺躺,一会那样躺躺。每天都要多次的观察这些好发压疮的部位,一旦发生皮肤发红,甚至破损,要立刻采取措施,让这个部位不再继续受压。

我老婆的奶奶因为脑梗,现在也在卧床,我岳母和家人每天单单晚上就给她翻身四次,所以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的后背仍然没有压疮。这其实就是一个照顾的活儿,当然有时候你再细心也防不胜防。

③尿路感染:因为卧床,所以病人要在床上大小便,那么下面这里就容易滋生细菌。如果是一个排尿正常的老年人,那就是家里人每天悉心照料了。如果是一个大小便,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大便方面可以买一种专门的护理床,这个床在屁股那边是有开口的,方便大便的排泄和收集。而小便方面,网上有一些集尿袋,集尿装置。对于完全没法控制小便的人,可能长期留着导尿管(一个月换一次)或者经皮膀胱造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很多人不要一听插管啊,造瘘啊,就害怕就拒绝就恐惧。你去了解一下,你才知道,这可能才是你一直想要的终极解决办法。

④血栓。这个真是有点防不胜防,因为躺倒了,血液循环不好,因为有骨折,身体处于高凝状态,再加上老年病人,往往没法配合做下肢肌肉的舒缩运动,所以这些人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无论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脑梗,心梗,肺栓塞,都是非常可怕的,甚至是要命的。查一下什么叫踝泵运动,一定要督促老年人每天做到次。医院去购买抗凝的口服药物,在卧床期间给老年人服用预防血栓的形成。

本来想发一条微头条的,结果说着说着就说多了,心想那就写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吧,结果写着写着又写超了。真心的,希望大家好。

当你家的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时候,当你面对医生的病情交谈而难以做取舍的时候,当你内心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仔仔细细的看一下我的这篇文章,虽然我不能替你做出选择,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帮你做对选择。

最后给大家分享三个我自己家人和身边人的例子吧!

1,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外婆大概60岁出头,有糖尿病,摔倒了,股骨颈骨折。也许是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我们当地那时候还没有关节置换这个说法,我爸是医生,他当时都不知道还可以换关节),也许是因为畏惧糖尿病的并发症。选择了卧床,保守治疗。

三个月之后,她可以逐渐下地了。有一次我妈到屋外去洗晾衣服,没想到我姥姥自己扶着仗去倒尿盆,结果不小心又摔倒,还是原来的部位又发生了骨折。

这一次他她人家没有这么幸运,在第二次的卧床过程当中,因为肺部感染去世了。那时我还小,大概还没上小学。我只想说,如果放到现在,我相信我有能力挽回我外婆的生命。

2,年年底,我的奶奶股骨颈骨折。当时她是77岁高龄,由于老年痴呆,不能说话,不能配合,不认识任何人,也无法自理。在她骨折之后,全家人都等着我一个孙子辈儿的拍板,要不要手术,因为我是骨科医生。由于我父亲也是医生,我们只讨论了几分钟,就决定一定要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否则奶奶可能面临不好的结局。

除了老年痴呆之外,我奶奶有高血压,轻度的肺心病,虽然有老慢支,但是当时是夏天。

我们判断我奶奶的心肺脑的功能,还是可以闯的,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一直在吃利血平降压,这种降压药必须停药一周以上才能麻醉。所以硬生生的让我奶奶又在床上躺了一个礼拜,好在后来手术一切顺利。术后第三天就在我爸爸和我小姑的搀扶下,开始下地走路了。我爸真的是每天都带着她走来走去,奶奶也特别争气,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恢复的也非常的快。几年过去了,虽然现在老人家已经没法自己走路(老年痴呆进展的原因),但是不至于长期卧床,每天还能在保姆和家人帮助下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或者坐在轮椅上吃饭。我觉着毫不夸张的说,是人工关节置换这项技术,让我奶奶得以延续生命。

3,我同学的奶奶。有一天下班后,我正在外面和别人吃饭。医院肿瘤科的一个女医生,他也是我的高中同学,和我现在的同事,给我打电话说他奶奶股骨颈骨折了。等会儿她告诉我,她奶奶以前有脑梗,长期行动不方便,身体基础情况不是很好,问我能不能做手术?

我把手术风险和利弊告诉了她,一小时之后,她打电话告诉我,家人决定闯一闯。

手术之前,面对这样的老年人,我们确实也是战战兢兢,给家属详细交代了各种可能性,并且给病人做了详细的全面评估之后,我们给他她实施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从切皮到缝好40分钟。手术结束之后,前三天老年人一天比一天好,我们查房的时候,老年人看到我们都是笑盈盈的。

结果就在术后的第四天下午,她突然发生了大面积脑梗。经过抢救,无力回天。

这个病人也是我工作多年以来,唯一一例,我们自己医疗组术后发生死亡的病例。我的同学没有怪我,但是我自己的内心是非常惭愧的,见到她和他老公(也是医院同事)心里都会非常不好意思。可是我们学医的人都清楚,有些情况是你无论怎么预防,也难以避免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