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不痛不痒,说起来并不是什么大病,但很多时候确实很不方便。比如夜晚睡得正香,却让尿给憋醒了,而此时正值冬季,要出那暖暖的被窝解决这样的“小事”,实在是很痛苦;又比如在长途汽车上,不能随时停车。尿频的原因有哪些?产后妈妈又如何有针对地自我缓解?跟着小麦往下看。
Medlander
.01.11
尿频可能的原因
1.饮水太多
看上去可能特别明显,但喝水太多确实会增加排尿次数。这里所说的水并不单单指通过饮用所摄入的水。人每天的水摄入量中,食物来源的约占20~30%,从其他饮料中摄入可能更多。
正常人每天饮水、排水处于平衡状态。肾脏是最重要的调节水分代谢的器官,它有浓缩和稀释尿的功能,将尿的比重维持在~之间,少喝水,则比重高尿变浓,尿量减少,多喝水,尿变稀比重低,尿量增加。
2.服用利尿剂
利尿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对老年人、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明显。利尿剂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功能,促进体内电解质(钠离子为主)和水分排出,进而增加尿量。
3.盆底松弛
盆底是由肌肉、筋膜、韧带及神经血管构成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如同一个吊床,将盆腔器官固定于正常生理位置,而尿道、阴道、直肠贯穿其中。
括约功能是盆底的三大功能之一,且是最影响生活质量的功能。如果盆底肌肉松弛、膀胱弹性差,较少尿量即可引起较强的尿意。
4.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简称OAB,表现为膀胱在控制排尿方面出现了问题,即会出现尿急、尿频、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
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这些人群需要尤其警惕。包括:老年人;绝经妇女;怀孕和生育的妇女;肥胖人群;患有尿路感染;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曾经做过盆腔手术、接受盆腔放疗、患有膀胱癌、超重以及需整天站立工作的人群。
5.便秘
肠道和膀胱的关系,有点像抢地盘。便秘时,肠道被肠内容物充满,挤压膀胱,排尿次数增多。
同时,便秘伴随的长期腹压增高还会让盆底变得松弛虚弱,不利于盆底行使其正常的括约功能。
6.酒精、咖啡因
酒精、咖啡因等均有轻度的利尿作用,它们会导致有更多的水分从人体的每个细胞中被挤出。这些多余的液体最终被输送到膀胱,导致排尿增多。
同时,它们还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液体会改变路线而流向膀胱。
7.糖尿病
不论是I型糖尿病还是II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都比正常人高。这么高的血糖,肾脏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大量的葡萄糖从肾脏中排出,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又不能完全被肾小管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故出现多尿症状。
8.尿路感染
尿道感染如尿道炎症、前列腺炎等都会引起夜尿增多。如果排尿量和排尿次数均比以前增多,伴有尿急、尿痛及膀胱不舒服的症状,可能是患了膀胱炎。
产后妈妈如何在家缓解尿频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较肥胖BMI值较高的人,要注意减轻体重;注意水及饮料的摄入:每天喝6-8杯水或饮料,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的水,戒掉酒及所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尽量在白天摄入大部分水,临近夜晚时不再饮水;调整饮食,避免摄取刺激膀胱的食物及饮料,如咖啡、茶、巧克力以及某些药物等等。
2.进行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辅助治疗方法。如何有效地进行膀胱训练?首先要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到放松盆底外区域,例如腹壁肌肉;其次要集中精神,这种练习可以干扰你的大脑传递的尿急错误信息;最后快速收缩,快速而有力地挤压盆底肌肉,每次5-10次,尿急冲动常常会减弱。
3.坚持凯格尔运动
首先要找到盆底肌肉,盆底肌是用于抑制排气或排尿的肌肉,在排尿时可以尝试收缩盆底肌肉来停止排尿,重复这个动作几次,直到熟悉盆底肌群收缩的感觉。然后进行盆底肌训练,收缩盆底肌肉5秒,然后放松3秒,重复10-15次,每天最好要进行3组以上的训练。
腹式呼吸尿失禁分类尿失禁现状脱垂
腹直肌盆底肌凯格尔训练阴道声音
笑尿了耻骨联合分离盆底放松坐月子
子宫复旧性交痛阴道炎家庭康复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