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 [复制链接]

1#

前列腺增生通常也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BPH是指前列腺两侧叶和中叶发生增生或肥大,突入尿道内及膀胱,膀胱颈部及尿道口受到压迫引起的下尿路梗阻,表现症状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失禁及夜尿增多。老年人群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病原体一般以细菌多见,临床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症状表征也不典型,通常与基础疾病互相掩盖重叠。

资料与方法

选取贵州中医院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病例的前列腺液标本份(时间范围:年1月至年12月)。

纳入标准:①年龄65周岁,②BPH治疗顺利,治疗期间均因疑似并发慢性前列腺炎而送前列腺液标本行病原菌检测,③家属或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或转院者,②疾病诊断存在争议者,③前列腺液标本为同一病例重复送检者。

采用ATB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前列腺液标本的致病菌检测,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的危险因素。

结果

1.病原菌检出结果

份送检前列腺液标本共份(73.97%)检出病原菌,份病原菌感染前列腺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次,其中份检出1种病原菌,66份检出2种病原菌,27份检出3种及3种以上的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检出次(59.92%),革兰阳性杆菌检出次(40.08%),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8.,P=0.),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共次,总病原菌数占比30.67%),其次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共68次,总病原菌数占比13.91%)、变形菌属(共49次,总病原菌数占比10.02%)、铜绿假单胞菌(共26次,总病原菌数占比5.32%),革兰阳性杆菌中以屎肠杆菌检出率最高(共82次,总病原菌数占比16.77%),其次依次为粪肠杆菌(共67次,总病原菌数占比13.71%),金*色葡萄菌(共47次,总病原菌数占比9.61%)。

2.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的单因素分析

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和未检出在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高血脂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年龄、糖尿病、慢性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前列腺液标本病原菌检出的多因素分析

前列腺液标本是否检出病原菌为因变量,以年龄、糖尿病、慢性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年龄、糖尿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为前列腺液标本检出致病菌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讨论

据统计,老年BPH人群并发前列腺炎的概率高达60%以上,由下尿路梗阻引起排尿困难,增加残余尿量及致病菌感染造成,在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中,由于经验性用药,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加之老年人群机体免疫力下降,不仅增加了病原菌导致感染的发生率,而且也为基础疾病BPH的临床诊治带来了困难。目前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发病相关因素包括致病菌感染、病*感染、慢性肾病等,其中致病菌感染是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最常见发病原因。大肠埃希菌、屎肠杆菌为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主要致病菌,同时年龄、糖尿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等均为老年BPH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致病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宁泌泰胶囊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同时宁泌泰胶囊可以减弱表皮葡萄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宁泌泰胶囊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宁泌泰胶囊对大鼠大肠杆菌感染性盆腔炎的改善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前列腺液病原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