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编前语:“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资国企工作,对国企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十年间,改革蹚新路,敢闯天地宽。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成熟定型,布局结构优化效果显著,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涌现出一批实力卓越、活力充沛的“新国企”。为全方位展现国有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跨越”系列主题报道,邀您一同走进大国“顶梁柱”,看国有企业如何肩负使命筑根基,奋楫争先谱新篇。
央广网北京10月5日消息来自赞比亚的鲍德温·滕博今年61岁,他曾是中色非洲矿业有限公司(简称“中色非矿”)的采购主管。在这家公司,他已经工作了18年。18年前,他以普通采购员的身份加入公司;18年后,已是采购主管的滕博,在公司为他举办的退休欢送会上几度哽咽。
鲍德温·滕博在他的退休欢送会上(央广网发中国有色集团供图)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滕博说,他想到的不仅是自己一路走来的奋斗和拼搏,还有这家培养了他的公司——中色非矿筚路蓝缕的征程。从当初接手几近废弃的老矿区,到如今建设中的数字化矿山,眼前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中色非矿隶属于中国有色集团。年,作为率先“走出去”的一批中资企业,中国有色集团通过参加国际竞标,获得了谦比希铜矿的开采权。这是我国在境外投资建成的第一座有色金属矿山,在中赞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中色非矿是国有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建设了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在打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它们也推动了建设成果互利共享,为中国与合作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商务部数据显示,年至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亿美元,沿线国家在华投资设立企业3.2万家,实际累计投资亿美元。截至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投资.8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34.6万个就业岗位,较好发挥了载体和平台作用,促进了国际产能合作。
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在一串闪亮的数字背后,以中国有色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合作共享、回报社会,用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实绩,为国际经贸合作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注脚。
扎根“一带一路”打造中企出海亮眼“名片”
夜色下的刚果(金)迪兹瓦矿业笼罩在一片色彩斑斓的灯光中,呈现出浓重的工业风之美。这个位于刚果(金)南部卢阿拉巴省科卢韦齐市的矿区,现有铜金属储量万吨、钴金属储量42万吨,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宝藏,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它也是中国有色集团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海外铜钴资源开发项目。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8.8亿美元,采用露天开采和湿法冶炼工艺生产阴极铜和钴盐,年竣工投产后,这里年产阴极铜达8万吨。
夜色下的刚果(金)迪兹瓦矿业(央广网发中国有色集团供图)
这只是中国有色集团在中南部非洲建设的诸多项目中的一个。作为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翻开中国有色集团的历史,你会发现它创造了诸多“第一”:经营中国在境外投资开发的第一座铜矿山、第一座湿法炼铜厂、第一座火法炼铜厂、非洲第一座数字化矿山、中缅第一座合资镍矿山、中蒙第一座合资锌矿山……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有色集团已形成了以铜为主的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全产业链”企业,业务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40余个有色金属品种。
以鲍德温·滕博所在的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为例,年,中国有色集团获得赞比亚谦比希铜矿的开采权,开始逐步进入非洲矿业市场。二十多年过去,谦比亚矿区所在地已成立中国-赞比亚经济贸易合作区。这里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引入企业79家,投资超过了25亿美元,为赞比亚上缴税费近10亿美元,创造了超1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赞比亚经济贸易合作区(央广网发中国有色集团供图)
在中国有色集团积极争取下,通过汇集两国优惠政策,谦比希矿区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的集群式发展平台,成为中企出海的一张亮眼“名片”,彰显着中国企业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共享发展成果的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有色集团新增对外投资超过亿元,总投资额超过亿元;新增境外重有色金属资源量万吨,境外重有色金属储量总量超万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交钥匙工程”合同额超过亿元,总额超过亿元。
同时,中国有色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海外累计纳税逾亿元,为当地创造超过2万多个就业岗位,捐助公益事业超过4亿元,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科技驱动创新数字化改造助力高质量发展
地面控制室里,来自赞比亚和中国的技术人员盯着屏幕,远程控制着井下大型机械化采矿设备作业;自动化矿卡数字化模拟驾驶舱内,三面可视化大屏清楚地显示着仿真操作设备工作的场景,工程师们仿若置身真实的矿坑深井内。而在近千米深的矿井内,无人矿车来来往往忙碌着……
这是中色非矿东南矿体生产场景的一瞥。在幽深的矿道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但这座数字化矿山已不再大量依靠人力下潜开采,取而代之的是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化及业务管理的精细化。
中色非矿东南矿体生产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井下采矿运输(央广网发中国有色集团供图)
中色非矿东南矿体生产控制中心经理张金钟告诉记者,“谦比希铜矿资源禀赋条件并不好,地下水大,矿体产状复杂。”此前,这里作业战线长、管理分散、人员和设备综合效率低,是标准的传统矿山。年,国际铜价急剧下滑筑底,加之赞比亚全国限电等多重压力影响,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提升抗击风险能力,从根本上扭转“靠天吃饭”的状况,年起,中色非矿组织技术人员对瑞典、芬兰、南非等国际先进矿山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结合自身矿山实际情况,经过详细的技术论证,最终确定了对矿区进行开采方案优化及信息化、自动化等生产管控系统全面升级改造。
在数字化矿山建设的引领下,短短几年下来,矿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至少一倍。以年新投产的东南矿体为例,达产达标后,人均劳动生产率将实现每人每天10吨,赞比亚当地和刚果(金)等邻国的矿业公司都来学习交流。
谦比希铜矿数字化矿山作业现场(央广网发中国有色集团供图)
张金钟介绍,数字化矿山还能帮助一线解决安全生产这一“老大难”问题。“以前,井下温度、排水、通风等数据需要人力频繁检查和记录;现在,在生产控制中心,所有设备数据、主要场景一目了然,员工在地面就能遥控操作千米深井下的矿山开采设备。出现问题时,先进的数字化系统能提前作出预警,采矿作业更加安全精细。”他说。
“除此之外,矿区安全VR实训培训平台也很能体现我们数字化建设的作用,”张金钟说,通过VR体验的方式,一线作业人员可以“亲历”矿山生产中不安全行为带来的伤害,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有效引导规范操作。
科技驱动发展,创新释放能量。长期以来,中国有色集团将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用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目前,中国有色集团拥有7家成建制的研究设计院,拥有一批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今年又集中优势力量正式组建了创新研究院。在赞比亚、刚果(金)的海外实验室,集团公司海外地区研发力量逐步充实,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在地质、采矿、选矿、金属冶炼、材料加工及装备制造等领域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问题。
坚持合作共享架设互利共赢的“连心桥”
在位于赞比亚中北部的卢安夏市,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不仅能学习到实用理论,还能开展丰富的技能实践。这里的学生从对机器一无所知,到可以操作钻孔机、车床和许多其他设备。3年的时间,非洲学生们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当然,最让他们期待的,还是完成学业后的生活,可以找到一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彻底摆脱贫困。
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开学典礼嘉宾合影(央广网发中国有色集团供图)
除了面向赞比亚高中毕业生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还向中企赞方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包括电工、焊接、钳工、维修技术等20多个工种,目前受训人员已达多人,整体上提升了当地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运营企业,人才都是关键。近年来,通过中非合作共建职业院校、企业内部技能培训、邀请非洲青年来华进修等方式,一批中资企业根据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当地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国有色集团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力量。年,23岁的维克托·穆兰加在中国有色集团的推荐下,赴中南大学学习采矿工程专业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完成学业后,穆兰加加入了中色非矿,成为一名实习采矿工程师。未来,他将投身于建设家乡的宏伟蓝图,也将成为中赞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东南矿体生产控制中心经理张金钟(右)与维克托(左)在交流工作。(央广网发中国有色集团供图)
除此之外,大力推进海外企业本土化,本土化员工比例超过90%,也让中国有色集团赢得了当地社会的高度认同。在与当地工会、员工、社区的互动中,双方建立了无障碍交流渠道。
修路架电、赠医施药、提供就业、捐资助学……在非洲广袤的大地上,这些实实在在的努力,让发展的红利真正惠及投资目的地国的人民。“坚持‘合作共商’,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让合作方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中国有色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坚持合作共享的精神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中国有色集团在“走出去”过程中准确把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投资回报与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在赞比亚,“中国赞比亚光明行”活动为当地位贫困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在缅甸,积极捐助当地学校、中缅友谊佛教学校等;在蒙古,为当地修建广场、道路、花园和剧院等基础设施……如今,中国有色集团还在致力于建设“建设碧水蓝天下的绿色企业”,将很多海外矿山尾矿库都变成了候鸟栖居的乐园。
位于赞比亚的中色卢安夏铜矿的尾矿库,已成为候鸟的乐园。(央广网发中国有色集团供图)
在以中国有色集团为代表的中资企业的努力下,一个个备受当地政府、社区和群众称赞的民心融合典范,既有效降低了境外投资运营的风险,又奠定了持续拓展合作领域的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蓬勃发展的中资企业还将不断投身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让这条合作共赢之路,延伸得更远更长,越来越宽广。
总策划:张军于锋
监制:高阳
统筹:胡立善马文静
记者:万玉航
编辑:苗雁
视频:李帅张圣琪
设计: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