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报告请登录。
一、矿山破碎设备:需求广泛,空间广阔
(一)矿山破碎设备应用广泛,需求体系搭建
矿山破碎设备是通过物理的方式改变矿石的形态,使自然资源具备一定特殊用途的过程,根据破碎对象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砂石矿破碎、金属矿破碎、环保行业废旧回收物破碎。所使用的设备通常包括: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振动筛、洗砂机等。
砂石生产线的主要工艺流程。整个过程工艺包括:粗破、中破、细破和筛选过程。物料由震动给料机均匀地送到一级破碎机(以CJ型颚式破碎机为主)进行粗破;粗破后的物料由输送机送至二级破碎设备(以RC单缸、MRC多缸圆锥破碎机为主)进行中破;振动筛对中破后的物料进行筛分,将达到成品要求的碎石料输出,并将未达到要求的物料送至下一级破碎设备(以CH-PL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为主)进行细碎;细碎后,振动筛再次筛分,达到成品颗粒要求的物料经过洗选程序后由成品输送带输出即为成品,未达到成品颗粒要求的物料从振动筛返回细碎工序重新加工,形成闭路环节多次循环,直至达到物料成品标准。
矿山破碎设备的使用场景和用途比较广泛。分别包括砂石骨料、金属矿山、环保废弃回收物等。目前下游的应用领域中,砂石骨料破碎是市场规模最大的领域,金属矿山破碎受下游景气度的影响目前比较平稳,环保建筑垃圾回收领域目前是蓝海,高速增长过程中,设备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三个业务领域的需求驱动要素分别为:
(1)砂石骨料。目前决定砂石骨料设备需求量的要素包括需求和供给层面,需求方面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是终端驱动力,通过观测信贷数据和货币政策可以跟踪需求强度;供给层面的要素包括机制砂的渗透率和中大型矿山产能占比,目前机制砂的渗透率仍在提升,中大型矿山的产能占比仍在提升,因此下游产业出于积极的扩产周期中。
(2)金属矿山。驱动金属矿山设备需求量的主要是下游景气度,包括矿的资产价格水平和矿山的资本开支意愿,景气度驱动的特征显著。近几年,国内金属矿的开采整体平稳。
(3)环保行业。目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是建筑垃圾回收和电池回收破碎,整个行业处在景气度的早期,下游的经济性、行业规范程度和政策力度都在积极推动行业发展。
砂石骨料破碎是目前矿山机械占比最高的应用领域,根据浙矿股份招股书显示,其市场空间超过了亿元,产品体系也逐渐完善,设备的竞争生态以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为主,主导力量的仍然是国产设备,海外设备包括山特维克、美卓和特雷克斯。虽然是成熟的行业,但是由于当前下游需求持续向好,同时供给侧的改革带来了新的行业机遇。
金属矿山行业的市场空间也比较大,但是这个领域呈现出了比较强的周期波动性,同时竞争业态以外资品牌为主,美卓和特雷斯克是在金属矿山领域的领头羊企业。由于矿质硬度高,对设备的要求更高,国产设备目前进入的比例较少,但是这是未来国产设备取得突破的重要储备领域。
环保领域的破碎市场刚起步,目前国产设备占据主导,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大,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够规范的特征,未来这个领域也是矿机破碎设备企业重点布局的方向。
(二)下游砂石需求量基础庞大,万亿级市场空间
砂石骨料行业下游是目前矿山破碎机械最大的下游应用场景。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大量、最广泛的材料;而砂石骨料作为混凝土组成材料中用量最多的原材料,全球每年消耗超过吨,是除水以外消耗量第二大的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的逐步推进,我国砂石骨料市场消费量逐年攀升;根据浙矿股份招股书显示,年以来,我国砂石骨料年用量超过亿吨,占全球1/2的消耗量,是目前开采量最大的矿产资源,年直接产值及带动的运输等行业产值合计超过万亿元。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依旧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推动砂石骨料市场需求持续高位增长,并带动上游砂石骨料装备企业的规模扩张。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平稳推进,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城市供排水供气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经历高速增长后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达到18.65万亿,继续成为砂石骨料需求增长、破碎筛分设备投资额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0-年我国城镇化率从36.2%上升至60.6%,保持1.3%的年均增长率。根据国务院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年)》,预计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4.5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这意味着城镇化人口将从8.48亿增长至10.15亿,平均每年增加城市人口1,万。根据房地产行业经验,每平方米建筑需耗用1.2吨砂石骨料,以城镇化人均住房面积为30平方米计算,未来11年每年仅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业每年需消耗5.5亿吨砂石骨料。
经历-地产投资低迷期后,我国新开工房屋面积恢复较高的同比增速,国内房地产建设开发进入稳定增长期。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政府投资驱动,未来房地产建设仍将保持高位增长的趋势,为砂石破碎筛分设备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行业需求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一)疯狂的“石头”背后:紧张的供需格局
政策引导矿业权竞争出让,增加矿权稀缺性。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要求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为主,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出让,严格限制矿业权协议出让,下放审批权限,强化监管服务。同时,对国务院批准及配套、省级批准储量大中型等五类矿业权实行限制协议出让,一定程度上收缩了矿业权供给额度。
砂石价格大幅上涨,大型企业加码砂石矿权及产能。根据WIND统计,我国碎石价格近年来大幅上涨,从年79元上涨至年元,涨幅高达54%。随着砂石价格上涨以及矿产资源管制趋严,争夺矿石矿权、扩张产能已经成为业界最新常态。中国建材集团等大型企业正在加速获取砂石矿权,特别是超大型砂石矿权。预计未来砂石行业产能将进入增长期。
当前我国新立采矿权以建筑用砂矿为主。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年4月~7月,总共发布约条采矿权登记信息,其中新立项目条。从开采主矿种面积结构来看,新立矿产中,建筑用砂占比高达31%,建筑用砂岩项目占比20%;而从新立项目数量看,建筑用砂占比达24%,建筑用砂岩项目占比22%。在目前新立的矿产中,建筑用砂投资比重较高。
(二)环保高压,矿权回收,引发供给侧大地震
环保政策是砂石行业供给侧变革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砂石协会数据,在我国矿石矿山区域分布中,西南地区占比33%,中南地区占比21%,其余地区占比较为平衡。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文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我国政府不断推出各种矿山开发产业政策,加强砂石矿产开发管制。过去5年,矿山数量整体呈收缩下降走势,从年余家降低至年余家。
矿山整治持续加码,行业供给不断收缩。年4月27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非煤矿山工作的通知》,确保年关闭处以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非煤矿山,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根据国安委数据,虽然年与年相比,全国非煤矿山数量减少23.6%,尾矿库数量减少40%,但是小型矿山占总量依然高达83.2%,四、五等小型尾矿库占总量87.4%,未来矿山供给收缩的预期较为强烈。根据石材网数据,未来5年,全国共有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分布于全国各个省份地区。
我国各省骨料线年均产能有进一步上升空间。根据砂石骨料网统计,数据样本覆盖全国32个省区、个骨料线。从骨料线数量来看,我国砂石行骨料线主要集中于长三角、西南地区。而从各省产能及每条骨料线平均产能看,产能排名靠前的省份分别为浙江、湖北、河南等,而平均产能排名靠前的省份则为陕西、湖北、山东等,其中平均年产能高于万吨/年的只有5个省份,而其余地区平均年产能均低于万吨/年。而根据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年,我国年产万吨及以上的产能占比将达到40%。当前各地区高产能产线发展水平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最新产业政策执行思路:保障“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双目标。在《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政府强调严禁环保“一刀切”行为,同时提出“开前门”+“堵后门”:“开前门”指鼓励未达到相关要求的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必要设施设备,尽快复产;“堵后门”指对于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的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禁止采砂采石活动;严禁违法开采、违规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绿色矿山”严格限制合格矿山指标。在年6月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中,包含先决条件(5条)+分评价指标。其中先决条件必须全部具备,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只有满足所有先决条件方可进行打分评价;分评价指标分为三级评价指标,涵盖了资源开发方式、矿区环境、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多方面考核因素。
(三)机制砂渗透率提升,打开破碎设备需求空间
河砂虽是传统砂石材料,但难以为继。在各种天然砂中,沙漠砂由于其物理化学特性,并不适用于建筑行业采用,而未经处理的海砂会影响钢筋混凝土质量。与之相比,河砂更适用于建筑等行业。然而,我国砂石需求高启、价格上行,但同时河流、湖泊总体来沙量持续减少,过度采集河砂已经对河堤造成巨大影响。大量挖砂深坑造成径流溯源侵蚀,同时冲刷下游,使整个河段河床下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危机河道两岸生态。同时由于河砂是天然形成,采集速度远高于天然形成速度,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
政府对河砂实行持续管制。年,工信部等发布《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加强河道采砂整治,加强非法采砂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河道砂石资源;年,水利部发布《关于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采、运、销”、“采砂业主、采砂船舶和机具、堆砂场”等环节/要素的监管,并对禁采期,划定禁采区、可采区,合理确定可采区采砂总量、年度开采总量、可采范围与高程、采砂船舶和机具数量与功率要求进行严格规定。
机制砂成为砂石行业政策鼓励对象。目前,河砂资源有限且开采限制较多,而机制砂也可以符合砂石国家标准,同时借助设备及工艺,可实现砂石产品定制化。根据工信部等《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政府明确要发展机制砂,同时发展优质产能、优化布局、降低运输成本,该政策将从国家层面鼓励相关企业采用机制砂石,极大降低机制砂的推广阻力,利好砂石生产和设备企业。
政策为机制砂渗透率上升提供充足保障。根据国家对砂石行业政策解读,当前砂石行业“小、散、乱、污”现象突出,产业集中度低,年产万吨以上机制砂石企业的产能占比不到20%,约30%的企业年产量低于万吨。未来,预计到年我国高品质机制砂石比例大幅提升,年产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逐步淘汰低端产能。根据浙矿股份招股书,-年,我国机制砂消费占比持续上升,机制砂消费占比从68%提升到约80%,预计未来有进一步上升趋势。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促进机制砂石产业发展。以安徽为例,年7月24日,安徽省发改委等14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首先,对现有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安徽各地要梳理可开采砂石矿山目录,8月底前完成编制并公开。同时,鼓励合肥、铜陵、安庆、马鞍山等砂石矿产资源储备丰富地区,加快机制砂石开发,重点发展万吨以上大型机制砂石项目。此外,安徽省将清理不合理的禁采区和禁采期,纠正没有法律依据的环保“一刀切”做法,如有必要,可按规定将保留区批准转化为可采区。
机制砂项目利润率高达50%以上。根据世邦机器,一条年产50万吨机制砂项目前期投资额约万元,其中主体及配套设备占总投资比例约65%。假设年产能满产50万吨,单价50元/吨,在考虑电费、折旧等经营成本,以及日常销售、运营及管理费用后,预计年利润达到.5万元,利润率约55%。
预计年下半年全国机制砂石需求环比高于天然砂。受疫情影响,上半年砂石需求总体下滑。据中国砂石协会,该协会对上半年全国家搅拌站企业砂石需求进行了调研统计,全国砂石综合需求量同比19年上半年下跌24%。其中天然砂需求量同比下跌32%,下跌幅度最大;机制砂需求量同比下跌12%;由于天然砂价格偏高,同时机制砂逐步开始代替天然砂,因此机制砂需求调整幅度较小。预计下半年砂石需求环比恢复。从全国范围来看,机制砂需求环比增幅预计达97.43%,远高于天然砂环比增幅58.76%。
(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筑垃圾回收带来新的增量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带动新增砂石骨料需求。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近万户居民;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根据住建部初步统计,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过4万户,建筑面积约为40亿平方米。根据明源地产研究院数据,中国老旧小区改造至少需投入4.54万亿元。由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需要混凝土结构、砂浆装饰等工作,并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因此未来砂石骨料、建筑垃圾制备再生砂石骨料等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建筑垃圾驱动再生骨料需求增长。根据中国砂石骨料网数据,使用建筑垃圾生产1亿块标砖,可减少取土16万立方米,节约耕地约亩;可消纳建筑垃圾约30万吨,节约堆放垃圾占地多亩,两项合计节约土地多亩。同时,每万吨建筑垃圾可生产再生混凝土骨料吨,可节约填埋用地1亩,节约标准煤吨、减排二氧化碳吨。此外,目前我国已有政府推出建筑垃圾详细计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其单位面积垃圾量折算方式各有差异。在民用房屋建筑废弃物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平方米折算0.65立方米建筑垃圾。
京津冀区域将加强工业固废制备砂石骨料利用水平。年7月,工信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年)。预计到年,区域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量8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1.5亿吨,产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在工业固废制备砂石骨料利用方面,由于京津冀核心区建设强度较高,常规砂石骨料短缺限制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尾矿、废石等存量工业固废资源,以张家口、承德、唐山等地为重点,建设一批利用尾矿、废石等固废制备砂石骨料、干混砂浆等绿色砂石骨料基地,以保障京津重大工程建设的砂石骨料供应和质量,到年,具备年替代1亿吨天然砂石资源的生产能力。
三、行业市场空间如何测算和敏感性分析
(一)市场空间测算
(1)结构法
在结构测算法中,将机制砂矿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类矿山,分别计算其对破碎筛分设备规模的影响。
假设1:~年碎石骨料产值稳定增长,增速分别为6.20%、6.30%;
假设2:~年机制砂普及率稳步上升,分别为80.65%、81.90%;
假设3:各类矿山产能比重延续历史发展规律,大型矿山产能占比逐年上升,中型及小型矿山产能占比逐渐下调,其中小型矿山产能占比调整幅度较大。
假设4:产能与设备投资额通过“设备投资额/年产量(元/吨)”(即单位投资额)这一指标关联。根据目前各类矿山项目招标产能及投资总额的关系:对于每年新增产能对应的单位投资额,该值约为12元/吨;对于每年翻新设备对应的单位投资额,该值约为1~3元/吨。
假设5:产能利用率维持80%不变。
经测算,-年,预计破碎筛分设备规模分别为.24、.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7%、12.8%。
(2)增量法
在增量法中,综合考虑全行业机制砂产能,并将破碎筛分设备规模分为翻新设备+新增产能设备两类。
假设2:机制砂渗透率小幅提升,-年渗透率分别提升1、1.25个pct;
假设3:对于新增产能,设备投资额/年产量=12元/吨;
假设4:对于翻新产能,设备投资额/年产量=6元/吨;根据浙矿股份招股书,破碎设备寿命在3~5年,假设当年翻新产能为5年前新增产能;
经测算,-年破碎筛分设备规模分别为.89、.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9%、11.2%。
(二)对需求的敏感性测算
(1)放松总量指标的敏感性
在增量法中,分别以机制砂渗透率、砂石行业需求规模增速为变量,测算年破碎筛分设备敏感性。
(2)放松结构指标的敏感性
在结构法中,分别以机制砂渗透率、大型矿山产能占比为变量,测算年破碎筛分设备敏感性。
四、旧时代已去,新时代,新趋势,新格局
(一)单机时代走向整线EPC时代
砂石骨料行业过去的产品形态更多是集中于单机模式,由于是小矿山占比很高,所以单机设备更多,随着砂石骨料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具备现代化、大型化、智能化的绿色砂石骨料矿山成为行业主流,由于破碎筛分设备是核心设备,因此,为了适应下游行业的变化,设备开始朝着整线化、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中高端的破碎设备会成为行业的主流产品。
整线模式除了产品形态的变化,更多是商业模式的变化。单机模式业务具备几个特征:(1)客户体量较小,经营没有规模效应;(2)提供的产品更多的是单机产品,没有议价能力;(3)厂商之间竞争同质化严重,难以差异化竞争,往往是通过低价竞争的方式进行;(4)产品的环保等级低,噪声、扬尘环境污染严重。切换成整线模式后,这些特征逐渐改善,商业模式更加完备,竞争业态、产品提供范围、客户体量都有明显改观。
目前比较普遍的整线模式就是EPC模式。所谓EPC就是工程总承包,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而砂石生产线EPC就是对砂石生产线一键式交钥匙的项目总称。
下游矿主选择EPC一站式模式优势:
(1)风险责任划分清晰有保障。传统自主建设模式下设计、供货和施工调试单位还往往将责任推到业主批准上,但在EPC建设模式下,合同条款中规定“业主的任何批准”不免除总承包商合同项下的责任。
(2)控制进度,能有效缩短项目工期。EPC建设模式下,建设单位仅组织进行一次EPC总承包项目招标,总承包商可采用相对灵活的方式进行必要的设计、施工分包,从而缩短传统自主建设模式各阶段的招标时间及项目工期。
(3)有利于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在传统自主建设模式下,由于分别与设计、设备供货商和施工单位签合同,项目建设成本(最终决算价)超“概算”的情况比比皆是,特别是建设单位缺乏同类工程建设经验时。而在EPC建设模式下,总承包合同对合同价格条款有严格的规定,无论是采用“总价”模式还是采用“定额下浮”模式或各种适用的组合模式,建设单位都可将大部分造价风险有效转移给EPC总承包商。
(4)有利于降低业主管理投入,实现“大总包、小业主”。采用EPC模式后,由于实现了风险的转移,总承包商实质上是项目实施的总指挥,监理代表业主进行质量监督,相对于传统自主建设模式,业主项目管理人员大大减少。
智能大型化EPC砂石骨料生产线配置开启砂石行业“大”时代发展,同时应将“高效节能环保”理念融入到设备研发生产过程中,在提升产量的同时,不断降低能耗,提升生产线的环保水平,打造专业化高标准的砂石骨料生产线,这样才能成为成为砂石骨料大浪潮的坚实推动者。
在当前EPC整线的浪潮下,国内重点矿山和重点设备企业,已经率先切换。我们统计了国内部分重点矿山的EPC项目中标情况,目前的大型矿山,产能水平普遍在-t/h,年产能水平普遍达到万吨级,举例而言,根据中国招标网数据显示,以上海世邦中标的2个t/h的矿山,其EPC总包价值量达到了1.2亿人民币,年产万吨级别优质砂石骨料,对应的单位产能投放密度是12元/吨。
大规模布局EPC整线,对于设备企业而言,有利于增加单个客户的价值量,从浙矿股份的产品单价来看,成套设备的均价可以达到万元/条,破碎机单机只有万元,筛选单机只有18万元,大宏立的经营数据同样能看出这一趋势,随着大宏立增加整线布局,其破碎机业务的单价明显提升,从年的42万元提升到年的54万元,提升幅度明显。
(二)设备企业从分散走向集中
由于下游行业矿山的明显供给侧改革,导致中小型矿山数量减少,中大型矿山数量明显增加,在产能贡献中,中大型矿山的产能贡献逐步提升,而小矿山的产能贡献逐步减弱,目前行业正在经历比较明显的大小矿山产能置换过程。我们根据矿山数量进行的测算显示,年后规划中的大矿山产能超过小矿山产能,由于实际中考虑中大型矿山的产能释放时间,从环评到审批到项目建设过程,矿山的产能释放会比测算结果迟2年左右,所以这一趋势在年的市场中显得比较明显。我们观测到的大型EPC项目大规模启动也是从年开始的。
在这一历史性背景下,龙头的矿山破碎设备企业的业务模式变化明显,体现在:(1)区域性龙头和全国性龙头设备企业的收入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增速水平;(2)龙头企业的市占率提升是明显加快的,因为在中大型矿山扩产的过程中,对设备的大型化、整线化要求提升,市场份额逐步被头部设备企业囊括。我们测算了浙矿股份、大宏立和美安普三家设备企业的市占率变化趋势,很明显的发现浙矿和大宏立的市场份额扩张速度快于美安普,浙矿和大宏立作为中小型的设备企业,在本轮扩张的竞争体系中,优势逐渐显现,最终体现在市占率的扩张上。
以大宏立为例,我们分析其-年的客户结构变化趋势。从绝对数量和销售金额增速来看,-年公司的中大型客户增速明显比小客户的增速更高,年公司的中大型的客户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了70%,从大客户的平均单价来看,其单个客户价值量从年的万提升到了年的万元。对于本轮行业带来的设备企业变化,总结归纳如下:(1)客户数量中,中大型客户数量增加;(2)单个客户的价值量逐渐增加,大订单比例增加,因为EPC整线趋势逐渐强化;(3)客户结构变化引发了整个企业的收入结构变化,对未来竞争方向和产品方向的引导是积极的。
(三)区域属地化走向全国品牌化
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比较突出,商品混凝土的区域化特征明显,整体来看,国内对砂石的需求量呈现了比较强的地域特征,泛长三角的需求占比最大,达到了20%,其次是长江中游集群,占比是13.5%,珠三角占比为12%。在过去的业务发展模式下,由于砂石的运输半径明显,所以设备的扩散也是有限的,因此形成了较多的区域性设备公司。例如京津冀的北方重工、顺达重矿、成渝的大宏立、中原集群的黎明重工,长江中游集群的南昌矿机,长三角区域的上海世邦、浙矿股份、双进机械等。
当前阶段,这种区域属地化的特征正在改变。随着各地深入的贯彻“大置换小”的环保政策,大型矿山的比例增加,部分区域属地的设备企业难以再满足大型化的要求,部分发达区域的龙头开始积极布局区域外的业务,大型化设备和总包模式下,区域龙头的业务能力优势更突出。
从浙矿股份和大宏立的区域收入分布来看,过去二者都是在各自区域内的龙头企业,从年开始,分别都逐渐进入了新的区域,浙矿股份过去重点区域是华东,年华东区域占比达到66%,年华东区域下降到了46%,增加的区域分别是华中区域、华北区域等。四川大宏立过去的重点区域是川渝一带,近年来公司开始积极开拓华中、华东等区域,从其收入对比来看,非西南区域的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西南区域水平。
目前来看,区域龙头突破区域属地化限制已经是大趋势,这也是龙头企业强化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四)在新趋势下,寻找未来的潜在龙头企业
矿山设备领域过去呈现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格局,尤其是小公司的局面迟迟未能打破。为什么过去一直是小企业的竞争模式?原因包括:(1)小矿山主导时代,产品以单机为主,竞争难以差异化,进入门槛极低;(2)区域属地化明显,跨区域扩张难度较大,过去的业务模式市场好程度角度,切入新领域新市场的市场开拓成本较高;(3)高端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国内企业难以企及,产品提升的速度较慢。
过去国内的设备行业竞争格局:(1)跨国企业主导了国内金属矿山市场和石矿的高端领域,跨国公司主要包括山特维克、芬兰美卓和特雷克斯;(2)国内的一线设备企业,大多是区域的龙头和一线龙头品牌,包括上海世邦、浙矿股份、南昌矿机、大宏立等;(3)跨界企业,这里面主要是过去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制造难度上,工程机械企业产品和矿山破碎有相似之处,只是销售模式上区别较大,工程机械企业产品更多是定位于区域局部需求;(4)其他的三四线品牌,区域属地化明显,产品偏向于中低端客户为主。
在当前的产业背景下,我们认为未来设备行业会诞生更多的一线龙头企业。当前时点,寻找未来潜在龙头,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有竞争力的产品力。未来大型矿山和绿色矿山主导的时代,设备的大型化、高效率、环保智能化特点突出,产品也会沿着这个方向进化,提供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是龙头的主要标志。
(2)具备总包EPC的能力。整线EPC是未来的大趋势,从设备公司角度看,是一次巨大的机遇,改变了过去的商业模式,要求企业除了提供好的设备之外,还需要具备矿山管理、设计规划的能力。目前,在这个领域先行者优势会更加突出。
(3)区域内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逐渐布局全国。要成长为大企业,区域属地客户从数量上看不够多,同时品牌张力也不够。未来逐渐布局全国是大势所趋。
目前总体来看,具备这些特征的大多数是国内的一线设备企业,相比于外资品牌来说,服务能力和价格竞争优势对矿主来讲吸引力较大。此外,一线设备企业在产品上、渠道能力开拓和产线总包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五、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详见报告原文)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
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